“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创新已成为重塑全球和区域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中共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大棋局已然展开。
“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为引领,优化区域创新布局”。全会提出,要增强成都创新主干和极核功能,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创新策源地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城市。要促进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积极探索“研发+转化”等新机制新模式,构建以成都和绵阳为主引擎、成都都市圈为主承载、其他区域中心城市和节点城市为重要支撑的区域协同创新格局。大棋局脉络清晰。
“以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为抓手,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全会提出,要实施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工程,推动产业技术路线图实施,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前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大棋局产业路径明朗。
连日来,本报记者跟随“‘十四五’开局看四川——2021中国经济媒体社长总编四川行”采访团深入宜宾、南充、雅安等地,从三个维度管中窥豹这盘创新大棋局。
“这些波纹管都是在显微镜下进行焊接的,精密度很高。”距离成都200多公里的南充临江新区(西充片区),四川九天真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的一台台机床正开足马力运转,该公司董事会秘书王祖君告诉记者,这是生产制造基地,公司的研发和销售中心设在北京和成都。
我们知道,未来区域间的竞争,不是企业的“单打独斗”,而是产业链各节点上的“组团打拼”。2020年7月27日,中欧班列暨陆海新通道南充专列发出,构建起川北地区西向、北向国际物流大通道。在成都国际班列带动下,成都国际铁路港已与南充、德阳、广元、泸州、宜宾等市州共建“亚蓉欧”产业基地,为全川各市州提供高效协同的供应链服务,带动川货走向全球,共享亚蓉欧大通道发展红利。
在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让各种创新要素在更大范围流动,实现最优配置,以一体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则是摆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节点城市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我们拥有国内首个线智能数字化生产车间。” 王祖君告诉记者,这也是中国真空行业的第一条和唯一一条智能生产线,从生产线出来的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大型科研单位、半导体、国防科技、电子通讯、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疗等国家战略性支柱行业。目前,公司分别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大等高校在北京和成都成立联合研究中心、技术工程中心、科研示范基地,确保科技信息和产品技术研发能力持续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同样的协同场景还发生在两地汽车制造业。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内,整车企业星罗棋布。据悉,目前该区已引进一汽大众、一汽丰田、吉利、领克、沃尔沃等11个整车制造龙头项目和一汽发动机、富维江森等300余个关键零部件项目,正加快打造先进汽车智造区。
临江新区则将汽车汽配产业作为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产业。南充市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区现有吉利、华西、中专三家整车和专用车制造企业,中国重汽、四川鑫达、日上金属等100多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2020年全市汽车汽配产业集群实现产值904亿元,同比增长11.6%。
创新要素加速流动带来的碰撞,触发出新的火花,改变着区域,也将改变未来。2018年,成都与南充签署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将在交通、产业、农业、物流、旅游等14个领域深化合作。2020年,成都天府新区与南充市签署协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总部经济、产业协作、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深化合作,共建跨区域高质量合作“样板示范”。
目前,南充“五大千亿产业集群”的产值已突破3300亿元,其中,在现代农业产值突破千亿的基础上,汽车汽配产业产值有望突破千亿元;“五大百亿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则已突破400亿元,在生物医药产业产值突破百亿的基础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的产值也有望突破百亿元。
“研发创新在成都,转化生产在市州”。成都以国家中心城市功能体系为支撑,为各市州开放合作搭台、产业转型赋能、创新改革聚势、生态建设助力。市州则以各自资源禀赋、特色产业、区位优势为支撑,与成都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发展格局。
“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头部企业已经在这里落户。”距离成都几十公里的雅安大数据产业园内,雅安产投集团董事长周船告诉记者,围绕“协同成都、融入成渝、服务全国”的发展定位,“中国雅云”大数据产业名片已经打响。
区域协同创新的一大显著特点就是各扬所长、优势叠加、错位发展。同质化的产业带来的将是重复投资、过剩产能,也使得地方和地方之间因同质化竞争形成无形的壁垒。记者在此行采访中看到,四川各地在竞争与合作中经历一轮又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更多的新兴产业和新锐企业在错位竞争中脱颖而出,给各地发展带来不同的优势和特色,也为打破壁垒提供了基础。于雅安、成都而言,两地在大数据产业领域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雅安大数据产业园距成都地界仅30公里,距成都市中心仅80公里。川藏铁路、成雅、雅西、雅乐、雅康等8条高速公路和14条国省干线小时交通生活圈’。”周船表示,雅安能源富集,是全国重要的水电清洁能源基地,全市水力资源蕴藏量1601万千瓦,水电已装机容量1267万千瓦,是国家十大水电基地之一,将绿色清洁能源优势转化为数据服务和数字资产,已成为雅安发展数字经济的共识。
值得关注的是,雅安拥有川藏、川滇等5条国家一级骨干和10条国家二级骨干网覆盖,雅安大数据产业园是四川省首个直连国家一级骨干网络节点和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的数据中心,至骨干节点网路延时低于1.5毫秒,是中国电信天翼云全国三大资源池之一、中国移动云全国九大核心节点之一,更方便实现“雅安存储、全国交易,雅安研发、全国运用”的商业模式,是全国最佳的数据“两地三中心”“东数西算”布局地。“我们已建成4栋‘五星级’数据机房,已建数据机房面积超11万平方米,在建数据机房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具备1.2万个机架交付能力,上架率超过60%。”周船表示。
视线年组建政府数据资产运营商——成都市大数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于翌年授权成都市大数据集团开展政务数据市场化增值服务。”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当前,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战略性资源和新型生产要素。如何挖掘、培育、释放数据价值,深入推进应用,则成为了成都在大数据领域关注的重点。成都按照城市数据资源的主要类别,构建“公共数据运营、科学数据共享、社会数据融通”不同路径的流通体系,利用数据要素流动赋能智慧治理的应用场景。
去年12月,由成都市大数据集团主导的成都市公共数据运营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平台打通政企数据通道,打破数据资源确权、定价依赖限制,在保证民众隐私和数据安全情况下,实现数据要素价值的充分释放。成都的探索打破了长久以来存在的“缺数据”“缺场景”困境,打通了数据供给侧、数据需求侧的各类业务场景。截至目前,成都市公共数据运营服务平台已接入政务数据196类5.03亿条,上线个。数据产品囊括了车辆交通、奖惩信息、企业管理、医疗健康、证照核查、住房建设等多个领域。同时,平台已支持应用场景40余个,通过数据赋能,帮助一大批企业改善服务、创新产品、繁荣生态。
如今,成都这一开创性的公共数据流通模式,已进入国家视野。在此前发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国家层面首次提出,“开展政府数据授权运营试点,鼓励第三方深化对公共数据的挖掘利用”。
“这个网红打卡地其实是一个工业废水处理项目。”距离成都200多公里的五粮液江北产业园区内有一块绿意盎然的环保生态湿地,五粮液环保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少棠告诉记者,“这个环保生态湿地综合治理项目是全国白酒行业首家废水生态处理项目。”
如果说创新就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的亮色,那么生态绿色是城市协同发展的底色。今年全国两会,“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绿色发展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先进生产、宜居生活、优美生态和谐统一的根本途径,也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关键。在四川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的引领下,绿色也成为了四川各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棋。
宜宾位于岷江、金沙江、长江的三江交汇处,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生态优势,水源、土壤、气温、气候尤其适宜酿酒有益微生物的繁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粮农组织评为“地球同纬度上最适宜酿造优质纯正蒸馏白酒的地区”。诞生于此的五粮液,自带三江的美,也自带保护长江源头的重任。刘少棠介绍,五粮液环保生态湿地综合治理项目包括宋公河(五粮液段)清淤及基底修复、宋公河上游河段(岸坡)生态恢复、环保生态湿地建设等五个部分,其中环保生态湿地面积为23000平方米(废水日处理量10000立方米),河道生态湿地面积为6700平方米(废水日处理量6000立方米)。
“此前已处理达标的水,会在这里再次经过多重净化,以超越岷江、沱江排放标准的清水面貌回归自然。” 刘少棠介绍说,采用人工生态滤床系统,利用湿地中植物、微生物和生态填料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达到污水净化目的。同时充分利用垂直空间,较一般湿地系统节约了大量占地面积。“五粮液一年大约产生60余万吨丢糟。”他同时透露,五粮液酿酒所用的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种粮食既酿出美酒,也产生有机物含量依然丰富的丢糟。这些丢糟,一半作为饲料,提供给四川、陕西、湖南等地养牛;另一半,通过生物发电项目,既燃烧产生蒸汽再用于酿酒,又提供绿色能源。“从土地中来,到土地中去,废物归零,而且还带来上亿元收入。”
放眼成都,众多企业前瞻布局,通过技术改造、流程再造等手段,率先探索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短流程电炉炼钢工艺碳排放强度仅为长流程炼钢工艺的五分之一,是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等部委鼓励发展的低碳炼钢工艺。”成都市长峰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陈发宝告诉记者,“我们自筹资金18亿元,与德国普锐特冶金技术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共建国内第一条世界先进的全线普锐特冶金技术设备短流程标杆生产线%以上,智能化的设备在保证产能的同时减少能耗,这是减量置换的关键。”
“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把成都的优势转化为竞争力。”四川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肖先勇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成都能源资源丰富,具备较好的能源结构,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他分析道,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能源结构“高碳”的工业企业产能扩张力度将受到较为严格的碳排放限制,产能退出和压减速度加快。但同时,产业内技术、设施更为先进的企业则有望进一步占据竞争优势,通过实现目标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寻找到新的增长点。
“先知者先觉,先觉者先受益。”成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碳达峰碳中和与公园城市示范区内涵相同、目标一致,两者互为支撑、协同共进。他表示,要坚持以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为统领,以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提升新基建新经济为重点,在产业生态化上走在前列;加快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新能源等重点产业,在生态产业化上走在前列;充分发挥资源要素优势,创新产业生态价值,在发展市场化上走在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