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在成熟产业赶超绝非易事,能力上的短板补齐需要时间,不是喊喊口号就能成功。踏踏实实打基础、补短板,才是小米空调当下要尽快去做的事,而不是瞎喊口号称第一进行舆论炒作!
虽然,现在是8月份不是行业做年终盘点的时候,但空调行业却是实实在在的例外。与其他家电不同的是,空调行业历来是以冷年盘点已成惯例。所谓冷年是指,每年8月到来年7月底为一个制冷年度。
今年7月刚刚结束,有所谓第三方权威调研机构就发布空调行业数据,显示小米在7月以13.7%的销量占比位列中国第三,同比增速53.9%,是前五大品牌中实现高速增长品牌。据此,很多媒体称小米已是空调行业第三。
小米品牌总经理卢伟冰对此表示,小米空调的持续高成长,其核心来自能力的坚实提升。卢伟冰还曾在今年5月就表示,小米空调今年目标要排到第三名,到2030年要做进前两名。这样的表态惊到了空调行业。
因为,专业行业大数据公司——奥维云网(AVC)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全渠道(线上+线下+下沉市场)空调销量数据中,海尔以15%的份额位居第三,并且是行业前五品牌中唯一实现增长的品牌。
小米公布的占比国内品牌前三,虽然有图有数据,但数据来源是“权威机构7月数据”,并不是一个明确机构。而海尔公布行业占比15%,份额增长4%是行业唯一,其数据来源明确标明是“奥维云网”显然,从数据来源端看海尔数据是靠谱的。
且不论小米是否真的在数据上超越海尔,进入空调行业前三,就卢伟冰的表态来看小米的舆论炒作要大于真实状况。空调行业专业人士就认为,小米这两年上升态势确实可以看出来,但与既已成型的国内品牌格局来说并不令人信服。这主要因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产品端,就是产品的研发制造能力尚不匹配。空调行业头部企业推出的空调产品,核心零部件大多自研自产,小米却以采购、代工为主,其自建生产基地还没有投产,难以满足空调旺季的短时间爆量。
其最大缺陷在于一方面对于极致追求价格优势的小米来说,产品生产成本更加难以控制,另一方面产品委托产品是由长虹、TCL等企业代工制造,在极度控制成本面前很难令品质得到保证。可谓是鱼与熊掌岂能兼得。
另一方面渠道端,也就是流通环节上有着致命的硬伤。小米以手机起家就是从线上做成功的,因此对线上渠道极度依赖,而对线下渠道的欠缺完整布局,跛脚渠道格局显然对于持续增长不利。
当前,小米线上线下渠道存在割裂现象,数据互通性差。线下体验用户无法在线上延续服务记录,线上会员积分无法线下兑换,导致用户画像碎片化。促销期间线上线下优惠力度不同步,引发消费者投诉。供应链协同机制也存在优化空间,物流体系未实现库存共享,影响消费决策效率。
况且,空调在家电领域也是个特殊行业,作为功能性产品不仅产品要做得好,还得有很强的售后服务能力。海尔在家电售后服务上本就优势明显,不是小米空调短期表决心、喊冲锋就可以实现,服务能力是需要多年积累才沉淀下来的。
因此,对于小米在空调“冲三”这个雄心来说,暂时还是难以实现的。毕竟,一方面空调行业格局早就形成,格力、美的、海尔三大品牌仍然是行业中坚;另一方面空调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线下门店还是无可替代,特别是售后服务需要体系支撑。小米在这些方面显然还存在不足。
此外,笔者多说一句的是,小米的极致话术虽在短期内吸引流量,但长期面临行业质疑、消费者维权及品牌信任度下降的风险。特别是今年以来,小米汽车在宣传推广中的极致话术,已经让米粉甚至一些原来对小米品牌喜欢的人产生逆反。如果这种情绪蔓延,是否对小米空调有所影响是个问号?
行业专业人士认为,在成熟产业赶超绝非易事,能力上的短板补齐需要时间,不是喊喊口号就能成功。踏踏实实打基础、补短板,才是小米空调当下要尽快去做的事,而不是瞎喊口号称第一进行舆论炒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涉毒艺人苏永康将在温州办演唱会,有网友投诉,官方:报批资料合规,暂无不举办的通知
中国女游客马尔代夫潜水被酒店船只遗忘 “绝望”35分钟幸被渔船救起|封面头条
早知道:中美就妥善解决TikTok问题达成基本框架共识;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苹果AirPods Pro3体验:1899元值了!音质降噪大升级还送心率监测
华硕 TUF GAMING B850M“重炮手二代”经典色款上市,1329 元起
Intel入门酷睿Ultra 3 205实测:单核提升16%、集显暴增75%!
银昕推新一代可扩展冷头风扇水冷 IceMyst 360 PRO,最大流量翻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