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研究古瓷器的市民朋友有眼福啦!记者28日从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了解到,本月30日起至11月30日,来自邵武市博物馆的近百套宋元时期青云窑陶瓷珍品将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展出。
据介绍,青云窑位于福建南平邵武,分为多个窑址区,分布着南宋至明代窑址至少十座以上,其中后门山窑、巴掌山窑、拳头山窑等几处窑址较为重要。青云窑是湖田窑系、建窑系重要窑场,是福建省重要的古窑址之一,也是研究闽赣浙地区古代窑业技术发展的重要窑场。
它起始于南宋,鼎盛于南宋晚期至元朝,延续至明代。青云窑南宋晚期至元代的产品质量最好,器型最多,装饰手法也最为丰富。到了明代才逐渐衰落,多烧制青白瓷,兼烧黑釉、酱釉瓷。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陈颖艳副馆长告诉记者,此次展出的瓷器有两大看点,一是“安平壶”,二是瓷器的纹饰也十分独特。
记者了解到,青云窑是我国台湾地区所称“安平壶”的生产地,是重要的涉台文物点。这种“安平壶”就是青云窑大量发现的小口罐,造型较为独特,其他窑口少有发现。小口罐从元代至明代皆有生产,造型上由矮墩形状向瘦长形状发展,溜肩则向折肩过渡。
据泉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傅恩凤介绍,安平壶相传为郑成功部属装盛火药之用,在台湾地区出土了较多的安平壶。“安平壶”在我国台湾安平地区至今仍在使用。
记者在展厅发现,这批展出的陶瓷器纹饰着大量花鸟鱼虾等图案,纹路清晰,独具风格,十分有趣。
陈颖艳介绍,青云窑装饰手法以模印、剔划为主,也有刻划、堆贴等,纹饰题材以鱼、梅、莲为多,还有麒麟、人物故事、团花等,青云窑部分黑釉、酱釉盏剔划鱼、梅、莲等题材装饰,其中鱼纹最为丰富传神。其创作灵感皆源于生活,部分图纹在其他同时期窑址产品中并不多见,充分展示了陶工们的智慧与审美。
据了解,青云窑也是海上丝路的一处重要古窑址,产品外销世界各地。除我国台湾台南安平地区发现大量青云窑小口罐外,还远销至东南亚、中亚等地,包括日本、印尼、越南、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
从目前资料看,青云窑小口罐等产品,不仅被海上丝路沿线的一些国家博物馆所珍藏,还在一些沉船中被陆续发掘出水。如平潭近海九梁礁明代沉船、非洲西方近海发现的荷兰白狮号沉船、越南海域发现的头顿号沉船、菲律宾近海发现的西班牙圣地亚哥号沉船等,都发现有青云窑的小口罐等器物。
据专家介绍,青云窑盏器型相对于建窑略显呆板,更接近于吉州窑。其釉色纯黑釉、纯酱釉不多,大部分显酱黑釉,釉面莹润光洁,釉不及底。青云窑发现的盖罐、执壶多为酱黑釉,施釉较薄,釉面莹润,釉不及底,白胎或灰白胎,其造型线条流畅、比例适中,较具美感。
宋代青云窑青白瓷,主要传承了湖田窑的烧造工艺。该时期湖田窑产品釉色青白淡雅,釉面明澈莹润,胎质坚致腻白,色泽温润如玉,青中泛白,白中显青。而青云窑其胎质与釉面如出一辙,釉面更加显白,工艺细节上略差于湖田窑,主要产品有碗、盘、杯、罐等。
元代青云窑陶瓷器中,洗较为多见。大部分洗内底装饰着模印纹,纹饰多达几十种,包括麒麟腾云驾雾、人物故事、鲤鱼跃龙门、姜太公钓鱼、张飞骑马持矛等。其中部分纹饰是该时期其他窑所未见,弥足珍贵。
这个时期,青云窑瓷器造型丰富,装饰手法多样,不管从样式还是产品数量上,皆优于宋代,属青云窑强盛时期。该时期黑釉、酱釉产品减少,以青白釉为主,主要传承了湖田窑的烧造工艺。这一时期的产品胎质、釉色与宋代接近,润度略差之,器物更显墩厚。青云窑元代产品在工艺制作方面,比宋代产品略显粗糙,印花装饰较为常见,多用于器内底,主要产品有碗、盆、罐、盏、盒、杯、炉等。
明代青云窑,也同湖田窑一样,逐渐走向衰落,产品质量与宋元产品相比,不管是釉胎还是工艺,皆不可同日而语。这一时期的胎质不再细腻,釉面显灰,多气孔等,产品主要以罐、碗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