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出现进食后呕吐、吞咽困难,泉州1岁多的宝宝星星(化名)把妈妈吓坏了——这孩子是吃坏了东西,还是得了什么病?
之后一查,竟是误喝少量“清洁剂”后出现继发性食管狭窄,最终导致进食困难!
消化内科医生提醒家长朋友,幼儿好奇心旺盛,且对危险认知不足,更容易发生误服异物的意外,家长须防患于未然。一旦孩子发生误服,应及时送医。
“医生,最近一周,我家孩子经常一吃东西就呕吐,连吞东西都困难!”近日,心急如焚的泉州王女士带着1岁多的孩子星星,求诊于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消化内科。
就诊前,星星已经在当地医疗机构输液治疗了好些天,但病情未见好转。当儿童医院消化内科医师详细询问孩子的病史后,更是担忧。原来,就在1个月前,星星曾误喝了少量“清洁剂”。医生怀疑很可能是误服腐蚀性化学剂后继发性食管狭窄导致的进食困难。而随后的检查表明:星星的上胸段食管管腔明显狭窄,狭窄段长约7.5mm,最窄处仅有0.5mm!
诊断明确后,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消化内科石润海主任医师带领的消化内科团队,为星星于全身麻醉下完成了“经胃镜下食道狭窄球囊扩张术”。内镜直视下,食管上段可见一个几近闭锁的狭窄环,超细胃镜无法通过,且由于瘢痕挛缩,狭窄段入口过于细小不易探寻,多次尝试金属导丝无法置入。医疗组决定用导丝的尾部(硬度较强)探查下狭窄口,经多次细致探查,导丝尾部终于可通过数厘米,再换用导丝头部探查狭窄口,终于缓缓沿狭窄口滑入,完善腹部平片确认导丝位于食管及胃内后,在场的医护人员都松了口气。
所幸,之后的手术进行得很顺利,星星进食的“生命通道”被重新开启,直径9.0mm的胃镜可以顺利通过扩张后的食管,创面仅有少许渗血。术后,星星恢复良好,通过鼻胃管喂养顺利,在手术后第4天顺利出院。
生活中,幼儿好奇心旺盛,且对危险认知不足,因此更容易发生误服异物的意外。记者了解到,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消化内科每年都要接诊数例误服家用“清洁剂”的儿童,且多发生于5岁及以下。
“目前家中常用的清洁剂,如空调清洗剂、管道疏通剂、洁厕液等,多为酸性或碱性化学制剂,具有较强的腐蚀性,误服后会对所接触的消化道造成损伤,导致口腔、食道、胃部黏膜糜烂、溃疡、继发感染,甚至出现消化道穿孔、继发性食管狭窄等并发症。”石润海主任医师强调,所以,防患于未然最重要,切莫让“小疏忽”酿成“大事故”。
石医生提醒:一旦孩子发生误服,应及时就医。应尽量携带误服物品及外包装就诊,以协助医师尽快明确诊断。若误服强酸、强碱但无法立即送达医院,可先现场抢救,尽快中和腐蚀剂:若误服强酸,可立即服用食油、牛奶、蛋清、液体石蜡,以保护消化道黏膜;若误服强碱,可立刻服柠檬汁、橘子汁或米醋等中和。切忌盲目催吐、洗胃。
此外,家中清洁剂需注意收纳。家长不要将清洁剂放在饮料瓶、纯净水瓶或玻璃瓶中,同时做好标识,防止误服。未用完的清洁剂要密封好,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很重要的一点是,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避免误食危险物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