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明确要求,其中,专业与产业协同发展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内涵和重要体现。近20年来,珠三角制冷空调产业从初步形成的产业集群发展为全球最大的产业集群,并逐步从产能引领向技术引领发展。自2001年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制冷专业成为教育部首批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以来,学院积极探索专业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建设模式,以技术服务平台生态体系建设为抓手,通过平台建设支撑“三教”改革,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技术服务能力,实现了专业与产业协同发展,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探索出一条有效的发展之路。
学院根据创新平台特征和生态体系理论,创建了具有高职特色的技术服务平台生态体系建设理论,“三体三力三制”是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即从建设主体要素方面,通过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三种建设主体合作,共建共享,实现平台的多样共生性;从演化动力要素方面,通过供给侧主导(内需力)、需求侧引导(外需力)和技术创新(创新力)三种动力驱动,实现平台的动态演化性;从运行机制要素方面,根据不同合作建设模式,通过项目制、市场制和共享制三种机制运行,实现平台持续稳定性。 根据该理论,学院与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等政府机构、中国制冷学会等行业组织、美的集团等骨干企业合作搭建了覆盖制冷产品研发、生产、检测、售后全价值链系列技术服务平台,实现了平台生态成长,形成了政府立信、学校受益、行业企业受惠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局面。
学院以产品价值链为主线,构建技术服务平台链,以平台链为支撑、项目为载体,一方面促进了“三教”改革:教师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技术服务能力得到提高,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规范融入教材,真实项目中“干中学、学中干”的教学方法有效实施,促进了制冷专业人才培养链的各岗位能力提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加速了创新成果孕育,促进了产品创新价值链的各环节技术进步,推动了制冷产业高端发展,从而实现了制冷专业与产业协同发展。
学院以人才培养链中的产品设计、生产工艺、产品检验、产品维修四个职业岗位群为主线,分析各岗位群所需的专业能力及工匠精神、创新能力的内涵特征,构建专业能力、工匠精神、创新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依托技术服务平台,引入行业企业真实项目,实施人才培养,促进人才全面发展。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技并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主要开设《电工电子技术》、《热工与流体力学基础》、《制冷装置电气控制技术》、《制冷原理与设备》、《通风与空调工程》、《制冷空调装备检测》、《焊接技术》等理论和实践课程,拥有现代化先进暖通空调制冷技术培训中心,主要包括冷库实训室、小型制冷装置实训室、中央空调系统全生命周期调适实训室等。
本专业培养面向制冷空调行业,从事制冷空调产品设计、制造工艺、产品检验与试验、中央空调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冷库工程设计与运行维护等工作,具有良好的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安装、调试、操作、维修制冷和空调系统的实际技能,从事制冷、空调系统的操作运行、维护检修等工作,也可从事制冷、空调设备的安装、调试等施工工作。可获得中、高级制冷工、中央空调系统操作员、空调器装配工、制冷操作证、电工操作证、焊工操作证。
制冷空调产品设计、制冷空调装置制造技术、冰箱空调检测与试验技术、中央空调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央空调运行管理、楼宇设备管理、车间管理、工业企业质量管理、冷库工程设计与运行管理、现代机械制图、AutoCAD高级绘图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制冷设备电气与控制技术。
家用制冷空调产品设计工程师、制造工艺师、产品检验与试验师、生产管理主管。
中央空调与冷库设备制造工程师、工程设计师、工程施工监理师、设备运行管理师、销售工程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