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北京来说,尽管上周迎来了立秋节气,但“桑拿感”依旧不减,迎面吹来的风都是热的。
谁知即将出伏了,自己依旧要“脚踩风火轮”上下班,每天都盼着凉爽的天气快点到来。
但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如今能靠空调冰箱续命,古人没有这些,又是怎么度过炎炎夏日的呢?
事实上,古人不仅在衣食住行上的避暑花样比我们多,在玩乐消遣上的消夏方式还比我们雅!
原来,经过上千年的培育,如今的蚕不仅胖了,吐的丝也比以前的粗,自然要重一些。
而在这些布料中,有一种苎麻布因为纱质细软、凉爽清汗,很适合做夏装,后来直接就被称作“夏布”了。
为了通风排汗,古人还会在外衣和内衣之间穿一件用单枝竹管串接成的网状衣服,称之为“隔汗衣”。
此外,至于帽子、凉鞋、木屐等度夏必备单品,古人也有很多设计,这里不加赘述了。
意思是每年周历二月,负责取冰的“凌人”会到冰面凿冰,周历三月再储存到“凌阴”即冰库中。
《开元天宝遗事》里写杨氏子弟每到夏天,就会“取大冰使匠琢为山”“取坚冰令工人镂为凤兽之形,或饰以金环彩带”,给宴席降温。
冰鉴将内部设计成一个“回”字,外层放冰块,内层放物品,不仅能冰镇食品,还可以散发冷气,给房间降温。
屈原的《楚辞·招魂》里就有“挫糟冻饮,酹清凉些”之句,可知他当时就喝过冰镇的米酒。
而如果说冰镇只能吃一个清凉,那么随着少数民族的融入,带来奶制品,冷食的花样就更多了。
所谓“酥”,其实是一种北方游牧民族传来的乳制品,与今天的奶油、黄油很像。
而制作“酥山”,就是将“酥”加热到近乎融化,再倒入蜂蜜、酒酿等甜食,浇在冰上,一边浇一边做出山峦的造型,然后放到冰窖冷冻,最后插上各种花朵、彩树等作为装饰。
冰淇淋就是马可波罗从我们这儿带去欧洲流传开来的,就连如今的意大利人也共识中国才是冰淇淋的发源地。
而那时的冰其实还挺贵的,《云仙杂记》记载:“长安冰雪,至夏日则价等金璧。”
但到了唐朝后期,古人发现硝石可以降温,便学会了自制冰块,加上宋朝市井经济繁盛,冰也也从此走入寻常百姓家。
杨万里有首专门描写这一场景的诗,“帝城六月日卓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
而据《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等书籍记载,当时街面上卖的冷食有麻饮细粉、冰雪冷元子、沙糖绿等,冷饮有紫苏饮、甘豆汤、椰子酒、漉梨浆、香薷饮、姜蜜水、木瓜汁、乳糖真雪、白醪凉水、凉水荔枝膏、雪泡梅花酒、雪泡缩脾饮、五苓大顺散、甘草冰霜凉水等。
虽然我们如今无法吃到,但只消看到这些名字,应该也能感受来自千年前的清凉。
所以,你以为古人没有科技,生活艰涩,其实数千年里,他们之于衣食的夏天,不比我们少享受呢。
你肯定知道古代皇宫选择建在地势高处,是为了展现天子至高无上的威严,事实上,其实这里也有通风散热的考量。
据说此宫海拔1000多米,有众多水系环绕,即便是三伏天,也是“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
唐朝的象征大明宫,筹建的原因,也是因为旧皇宫太极宫处在长安城地势最低处,夏季潮湿而燥热。
盛夏之际,用水车将冷水输送到房顶,这样冷水流下时,就不仅能带走房顶热气,还能沿屋檐形成人造水帘,与此同时,用水力摇扇扇动水帘,让冷气吹入室内。
虽然无法比肩含凉殿的避暑效果,却也“当夏处之,凛若高秋”。(《封氏闻见录》)
“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簟空。琥珀盏红疑漏酒,水晶帘莹更通风。赐冰满碗沉朱实,法馔盈盘覆碧笼。尽日逍遥避烦暑,再三珍重主人翁”。
想象一下,庭外翠竹荷花,亭内水流风动,桌子上是冰镇美食,身边是好友围坐,该是多么美好的享受。
也难怪最后说“再三珍重主人翁”,恐怕不是舍不得主人翁,而是舍不得自雨亭吧。
我们都知道“铜雀春深锁二乔”中的“铜雀台”,但很少有人知道,曹操还在铜雀台北面建了一个冰井台。
夏天一到,就用布满孔眼的盖子盖在井上,冰块的寒气随着孔眼散发到房间里,肉眼可见的凉爽。
同样操作的还有明朝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记载的一家别墅,屋里有七口井,盖上镂空的盖子,“夏日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
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帝王权贵这般随意地建房子,换房子,改造房子。
而这一传统,也一直传到民国,老北京有句俗语,“天棚浴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其中的“天棚”就是指凉棚。
《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记载:“京都人最重三伏,盖六月中别无时节,往往风亭水榭,峻宇高楼,雪槛冰盘,浮瓜沉李,流杯曲沼,苞鲊新荷,远迩笙歌,通夕而罢。”
山里的,有李白写的,“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湖上的,有白居易写的,“何处堪避暑?林间背日楼。何处好追凉?池上随风舟”。
寺中的,有李端写的,“追凉寻宝刹,畏日望璇题。卧草同鸳侣,临池似虎溪”。
上面说了这么多逃避夏天的做法,可不得不承认,夏天带给我们的除了燥热,也有很多美好的事物。
比如“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一个扑扇的动作,就将深闺女儿的娇俏展现出来。
东晋葛洪写的《西京杂记》里就有记载:“长安巧匠丁缓作七轮扇,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颤”。
李清照写的“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其中的“玉枕”就是指瓷枕。
白居易《小阁闲坐》里的“拂簟卷帘坐,清风生其间”,李清照《一剪梅》里的“红藕香残玉簟秋”,唐·辛弃疾《江神子》里的“簟铺湘竹帐垂纱”,说的都是凉床。
《红楼梦》中有一个谜语,“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去,恩爱夫妻不到冬”。
在他写的《西瓜吟》里有一句,“长安清富说邵平,争如汉朝作公卿”,意思是邵平种瓜种得最好,甚至能比得上汉朝的公卿!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明月入我户,清风吹我衣。散步下瑶阶,仰看星斗辉。”——于谦《夏夜步月》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自来自去堂前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作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杜甫《江村》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想象一下,我们端坐在院子里,窗下有清风,心中无杂念,仿佛万事万物都与我们无关,烦恼自然尽消,热意自然退去。
如今的我们,因为科技的发展和生活的条件变好,已经习惯性一到夏天就缩进了空调房躺平。
不用怀疑,那就是祖先们从千年前一直传承下来的生活习俗,我们做过的,他们都曾做过。
一切警告都慢慢成为了现实,近些年来越发明显的更热的夏,更冷的冬,气候环境的改变已经不再只存在于科学家的口头,更是体现在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再发展下去,不仅夏不像夏,冬不成冬,更会出现四季不成四季,自然不成自然的局面。
不仅为了当下的我们,也为了数千年来的夏日传承,更是为了那些可以预见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