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已步入深度市场化阶段,整车热管理技术关乎汽车核心性能,价值度正迎来大幅提升。
一方面,汽车热管理技术背负创新使命,热系统集成化的深度和难度在增加;同时,后疫情时代的产品面临更严苛的减排目标和成本桎梏,日益激烈的市场排位赛倒逼企业拿出更具质竞争力的产品方案。国内整车、零部件企业、院所必须形成合力,才能打破海外巨头的技术垄断。
8月6-7日,2020第八届中国整车热管理技术年会在上海顺利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冷协汽车空调工作委员会、嘉之道汽车主办,《制冷与空调》杂志联合主办,旨在为热管理行业人呈现最前沿的技术与市场趋势。
作为深耕七年的整车热管理领域年度盛会,年会已成为国内业界首屈一指的整零合作与技术交流平台。尽管在今年艰难的市场环境下,本届年会首日就吸引了200余位来自车企、空调/电池等关键零部件、系统供应商、检测服务商、材料企业、科研院所的热管理行业人出席交流。
中冷协汽车空调工作委员会理事长丁涛在开幕致辞中提到,在疫情灾害肆虐、国际政治动荡等背景下,汽车热管理行业人克服了种种困难,积极创新,初心不改。热管理技术的优劣直接影响汽车舒适性、安全性、续航里程等核心性能,而这些领域都存在革命性的技术优化空间,相信本届年会能够帮助行业人进行充分的思想碰撞。
嘉之道汽车董事长徐锦泉在作欢迎词时强调,本届年会的内容质量与形式创新都有提升,经过大量的调研工作,本届议程增加了热泵空调、新冷媒等前沿话题。同时,为了提高行业人在疫情期间的参与度,年会借助网络平台,前期策划了数场精彩的热管理技术直播与专题访谈,吸引了数千人次的收听与关注,使行业人对产业的研究和探讨更加深入。
年会两天的话题分为四个版块,从宏观行业趋势,到系统设计/产品开发的具体问题,来自企业与院校的数十位汽车热管理各领域技术专家做客分享,带来了一场前沿技术盛宴。
年会首日的两个话题版块由空调国际中国技术中心技术总监穆景阳博士担任主持,从主机厂和关键零部件的多面角度,呈现了当下热管理行业的普遍挑战和开发难点。
黄国强博士总结了近年来的整车热管理产业图景:汽车空调企业经历了产量和价格双重下降的同时,还要应对法规挑战和消费者对舒适度日益“挑剔”的要求,但同时,行业也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和内部企业协同开发与共享中不断前行。展望2020+,系统模块化、区域化设计等开发模式上的创新值得期待。
王伟民博士从整车厂的角度出发,盘点了热管理系统开发中的重要考量,尤其在新能源汽车时代,除了传统汽车中关注的发动机之外,还要根据不同新能源车型对电池、电驱动、空调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在EV/REV/(P)HEV的热管理系统开发中,都必须抓住架构、功能、成本、系统匹配、控制等开发重点,才能保证系统的开发成功。
本次分享由奥特佳副总经理陈祥吉担任翻译,洪光泽博士解构了汽车热管理架构的“前世今生”,并着重评点了近年来广受业内关注的热泵、热管理系统模块化、自动驾驶时代的热管理系统等话题。洪光泽博士强调,电动压缩机的可靠性,对确保汽车热管理系统的性能而言至关重要。
作为弗迪科技从比亚迪独立拆分后为数不多的亮相之一,陈雪峰在本次演讲中分享了弗迪科技在电池冷却中直冷技术的研究重点、热泵及余热回收系统的最新开发,同时,比亚迪汉车型的热管理系统也在这次分享中得到充分展示。
秦锐锋博士通过详尽的数据展示,分享了以电动压缩机、电动水泵为代表的热管理关键零部件需应对的优化挑战。通过对电动压缩机噪音、电动水泵设计中效率提升等问题的分析,结合对整车性能和能耗的影响,秦锐锋博士呼吁,整车厂、系统和零部件供应商应加强交流、通力合作,共同实现产品的系统最优化。
邢艳青分享了加冷松芝在CO2空调客车领域应用上所做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解析了相关测试数据。邢艳青认为,尽管CO2技术路线拥有绝佳的环保优势,在欧洲已开始小批量运用,但在国内还缺乏成熟完整的产业链,随之而来的是高昂的成本和对安全的担忧,因此CO2空调商业落地还任重而道远。
针对电动汽车低温工况下制热需求大但是普通热泵系统性能不足的问题,赵宇博士逐一分析了包括高压PTC制热、余热回收热泵、补气增焓热泵、新型制冷剂在内的几种解决方案。赵宇博士认为,通过对这些方案的重点开发和综合利用,最终可以使电动汽车低温制热问题得到解决。
版块三由中冷协汽车空调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黄国强博士主持,聚焦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下高效汽车空调的研发重点。
甄凯梳理了近几年国内外汽车空调热舒适性的市场趋势和标准变化:随着部分车企向中高端市场迈进,对汽车空调性能和舒适性的提升产生新的需求,另一方面,如何在舒适性和能耗之间取得平衡是一个重要考量。同时,甄凯呼吁国内建立汽车空调舒适性的测试标准和评价规范,以更好地服务消费者与市场。
范力群通过呈现各类热管理系统试验的方法和布局,解读了热泵空调系统开发所面临的问题,同时分享了在CO2热泵系统试验当中发现的一些关键挑战,比如跨临界循环排气压力控制、储液器问题、压缩机的选择、制冷剂两相问题、OCR的设计问题等等。另外,范力群还介绍了电池包试验的应用及佐竹智能化试验室-测试4.0在试验效率、试验能耗上的巨大突破。
结合空调热管理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分布,赵小山逐一分析了压缩机、控制器、空气侧核心零部件、制冷剂侧核心零部件、冷却液侧核心零部件的革新趋势。赵小山总结到,汽车空调热管理技术的发展将越来越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同时推动整车热管理行业的不断发展。
曹锋教授认为,二氧化碳的低温工况制热优势突出,在车上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单纯的环保特性也许还无法激发R744的落地,但环保+节能是刚需。曹锋教授回顾了车用CO2热泵空调系统的发展,提出在相关研究中要通过最优排气压力预测及控制、多参数并行控制的方法,以应对多变的工况,最后分享了CO2热泵空调系统设计的最新成果。
张昌明分析了车用功率半导体的应用现状,并预测在未来十年,硅材料将仍占主导,碳化硅模块将是新增长点。针对HVAC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环境下的技术趋势和发展痛点,张昌明介绍了新型IGBT技术如何相应地提供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
版块四的嘉宾主持是江淮汽车空调系统集成专家曹皇亲,作为年会压轴板块,板块四主要探讨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这一广受关注的领域,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解决方案。
郑伟伟评点了电池Pack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包括系统集成效率的大幅提升、环境温度适应性的提升、快充能力的提升、Pack产品寿命的提升等,同时盘点了国内电池Pack革新的典型案例。最后,郑伟伟分析了新能源出租车、网约车、私家车在高速、快充等不同场景下的技术痛点。
杨守平博士分享了PSA集团CAE在整车产品开发中的一些应用,随后介绍了涉及动力电池包热管理的一些CAE计算和模型。其中,杨守平博士重点分享了如何借助仿真方法改善电池热失控问题,提高整车安全性。
邓哲博士向大家展示了锂电池超声检测与监测技术,并做了部分案例的呈现,包括如何检测锂电池健康状态、荷电状态,以及进行失效分析等。最后,邓哲博士表示,公司正在对光线传感电池监测技术进行拓展研究。
围绕着底盘换电模式的研究和应用,兰志波介绍了全国各地换电运营中动力电池的热现状,并指出单体电池的局部过热无法依赖现有的温度监测方式发现。针对这类问题,兰志波分享了低热容设计、精密温度测量等针对换电模式下车辆的热管理解决方案和初步成果。
结合一些优化案例,徐永泽详细分享了公司所提供的多层级动力/燃料电池设计热管理仿真解决方案,以及电池模组的优化设计方法,从应用成果可以看出,自动化的优化流程能够对产品设计带来显著的收益。
八年来,中国整车热管理技术年会以专业前沿的技术话题、广泛的市场覆盖度受到越来越多业界人士信赖。在行业人的积极参与和热烈讨论中,本届年会再度圆满收关。尽管经历了艰难的产业环境和疫情危机,但中国整车热管理行业人不忘初心,追求技术创新,勇迎转型变革,必能转危为机,乘风而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财联社4月10日电,华为宣布,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2023将于5月8日-9日举行。
深夜突发!华为声明:不可能!美联储大动作,重磅数据即将揭晓;“看着很真”,美军“绝密”情报遭泄露
网曝两名退休老职工长期赖在医院长椅吃住,医院回应:赶不走没办法!这是为何?
花费130亿美元投资OpenAI,能给微软带来什么?潜力很大,不确定性也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