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发现自己有类似新冠的症状,不管是去医院、去隔离点、还是有条件的居家,第一步都是判断重症风险。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目前的新冠抗病毒药物都必须用在感染早期,这样才能有效降低高风险人群感染后的重症风险。
我们需要的是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记录自己症状变化和药物使用情况,万一求医,对医务人员都是重要的参考。
1.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感染者、轻型病例,采取居家隔离或居家自我照护,必要时给予口服药治疗,密切监测其健康状况。高龄行动不便的,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原则居家或在养老机构就地治疗,医务人员提供上门服务,不转出集中救治。
2.普通型病例、高龄合并严重基础疾病(心脏病、肿瘤等)但病情稳定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转诊至医联体对应的亚定点医院治疗。
3.以新冠肺炎为主要表现的重型、危重型病例和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例,转诊至医联体对应的定点医院集中治疗,其中危重型病例收治于ICU病房,重型病例收治于亚ICU病房,需要血液透析的病例收治于普通病房。
4.以基础疾病为主的重型、危重型病例,以及基础疾病超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亚定点医院医疗救治能力的,转诊至医联体牵头医院治疗,牵头医院不是三级综合医院或能力不满足患者救治需要的,转诊至与医联体建立协作关系的三级医院。
北京日报刊登了一份小汤山方舱医院专家李侗曾总结的症状分析,供我们参考判断。
对于没有基础病的年轻人,即无症状或轻症患者,不建议自行用药,多喝水、多休息便能自愈。
发热、腹泻这些轻症常见症状会造成脱水,因此要注意补充水分,这还能帮助缓解鼻塞、咳嗽等问题
中国膳食指南是对饮食最好的参考。少盐少油,多吃水果蔬菜,食物多样,适量蛋奶肉鱼,不要饮酒抽烟。
一些感染者会因为恶心难受吃不下饭。建议大家可以一次少吃点、一天多吃几餐。吃点你生病时候特别喜欢吃的东西也不错,能唤醒一下食欲。比如嗓子痛的时候,喜欢吃冰淇淋就吃吧。
建议家中准备好退烧镇痛药、缓解鼻塞药物、止咳药等。关于具体药物准备,我们在文末列出了清单。
任何宣称可以让新冠好得更快或者可以治疗新冠的非处方药都不要相信。新冠作为新冠病毒引起的疾病,抗生素以及流感抗病毒药如奥司他韦都没有用。
最后再次提示:以上所有都只限于轻症/无症状模式,做好自己的症状监测,一旦有问题,赶紧联系医生乃至叫救护车。
保持距离+戴口罩(如 N95,KN95)+通风(有条件的情况下)+消毒,
感染者一人一间居住,最好使用独立卫浴。如果没有条件,做好卫浴消毒。对于小孩、孕妇、老人等需要陪护的特殊人群,陪护人做好防护。
尽量减少接触,特别是两米内的接触。感染者自己呆着的时候可以放松点,带个普通医用口罩或者摘下口罩也可以,与其他人碰面的时候,双方都要戴上高保护口罩如 N95,KN95。注意,感染者千万不要用带阀门的,这会让病毒传播出去。如果你的邻居是阳性,这点在开门时同理,做好保护,大家都安心。
看具体的居家环境,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定时开窗,增加空气流通。卫生间这些如果有排风系统,用的时候就打开。有些家有中央空调与新风系统,可以开着增加空气流通。
对于室内增加通风,有一类便携式的 HEPA 空气过滤器,老旧房屋或对家里通风状况非常担忧的可以考虑一下,在感染者的房间里用。
病毒在物体表面接触传播的风险很低。大部分情况意手卫生即可。如果使用消毒剂需注意具体选择和使用场景,看好说明书做好稀释。防止吸入或摄入有害化学品。
对于防止传染,大家不用特别紧张,简单的防护措施如保持距离戴口罩已经很有效。不必做惊弓之鸟,自己吓唬自己。
当然,对家中有重症风险人群的,比如老人、孕妇。务必做好隔离,观察健康情况,更加谨慎一些。
,就不用太担心。万一感染了,要知道绝大部分人都是轻症或无症状,做好隔离期间的规划,不必惊慌。
(二)基础疾病处于稳定期,无严重心肝肺肾脑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等需要住院治疗情况的感染者。
(一)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居家治疗人员尽可能在家庭相对独立的房间居住,使用单独卫生间。
(二)家庭应当配备体温计(感染者专用)、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和消毒产品及带盖的垃圾桶。
1.建立联系。发挥各地疫情防控社区(基层)工作机制的组织、动员、引导、服务、保障、管理重要作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开咨询电话,告知居家治疗注意事项,并将居家治疗人员纳入网格化管理。对于空巢独居老年人、有基础疾病患者、孕产妇、血液透析患者等居家治疗特殊人员建立台账,做好必要的医疗服务保障。
2.给予指导。居家治疗人员根据说明书规范进行抗原检测,必要时可请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给予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有需要的人员给予必要的对症治疗和口服药指导。
3.协助就医。社区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到居家治疗人员提出的协助安排外出就医需求后,要及时了解其主要病情,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指导急危重症患者做好应急处置,并协助尽快闭环转运至相关医院救治。要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上级医院与城乡社区的快速转运通道。
4.心理援助。以地市为单位建立畅通心理咨询热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社区要将心理热线主动告知居家治疗人员,方便其寻求心理支持、心理疏导帮助。对于发现的心理或精神卫生问题较严重者,可向本地(市、县)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报告,必要时予以转介。
5.个人防护。与居家治疗人员接触时,应当做好自我防护,尽可能保持1米以上距离。
1.健康监测和对症治疗。居家治疗人员应当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体温测量和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可进行对症处置或口服药治疗。有需要时也可联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或通过互联网医疗形式咨询相关医疗机构。无症状者无需药物治疗。居家治疗人员服药时,须按药品说明书服用,避免盲目使用抗菌药物。如患有基础疾病,在病情稳定时,无需改变正在使用的基础疾病治疗药物剂量。
2.转诊治疗。如出现以下情况,可通过自驾车、120救护车等方式,转至相关医院进行治疗。
(5)孕妇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憋气等症状,或出现腹痛、阴道出血或流液、胎动异常等情况。
3.控制外出。居家治疗人员非必要不外出、不接受探访。对因就医等确需外出人员,要全程做好个人防护,点对点到达医疗机构,就医后再点对点返回家中,尽可能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4.个人防护。居家治疗人员要做好防护,尽量不与其他家庭成员接触。如居家治疗人员为哺乳期母亲,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可继续母乳喂养婴儿。
(1)每天定时开门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可用排气扇等进行机械通风。
(4)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盖口鼻或用手肘内侧遮挡口鼻,将用过的纸巾丢至垃圾桶。
(6)居家治疗人员日常可能接触的物品表面及其使用的毛巾、衣物、被罩等需及时清洁消毒,感染者个人物品单独放置。
(7)如家庭共用卫生间,居家治疗人员每次用完卫生间均应消毒;若居家治疗人员使用单独卫生间,可每天进行1次消毒。
(8)用过的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以及其他生活垃圾装入塑料袋,放置到专用垃圾桶。
如居家治疗人员症状明显好转或无明显症状,自测抗原阴性并且连续两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Ct值≥35(两次检测间隔大于24小时),可结束居家治疗,恢复正常生活和外出。
(一)各地疫情防控领导机制中负责社区(基层、农村)工作的牵头单位要充分发挥作用,切实担当负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指定专人承担感染者居家治疗健康咨询工作。社区(村)安排做好核酸检测、垃圾清运、环境消杀等工作,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要组织医疗机构,通过远程指导、互联网医疗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居家人员提供康复指导支持和心理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方式加强对辖区居家康复人员的巡查指导和健康监测,二、三级医院要通过远程医疗的方式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会诊指导。
(三)各地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用药品、抗原检测试剂、指夹式血氧仪等储备,切实满足居家治疗人员用药和健康监测需求。
(四)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抢救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居家治疗的新冠病毒感染者特别是急危重症患者到医疗机构就诊。
1.居家治疗人员可通过药品网络销售电商等购买抗原检测试剂,也可通过所在的社区(村)或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协助购买抗原检测试剂。
2.社区(村)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为辖区内有需求的居家治疗人员,特别是老年人,提供获得抗原检测试剂的便利。
1.居家治疗人员可以按照说明书要求和流程自行进行检测和结果判读,也可以联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约服务医务人员,在其远程指导下完成检测和结果判读。
2.养老机构工作人员要在有需要时,按照说明书要求和流程为养老机构内的老年人进行抗原检测和结果判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