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美的空调设备厂正式成立,然而在其后几年的时间里,工厂却有个难题:无法解决空调的量产问题。
作为美的创始人,何享健虽然重视技术,但因为当时企业吸引力的限制,很难引进高技术人才加入美的。很长一段时间,美的一直依靠“挖国营企业墙角”、“偷偷干”的方式,大量使用“星期天工程师”、“夜晚技术员”来弥补技术不足。
这样的办法很难持续形成研发能力,1991年,美的打破了过去的做法,通过购买东芝注塑机、东芝空调模具,同时许以重金在全社会公开招聘人才,凭借极强的学习能力,美的迅速设计、生产出一批做工精良的空调产品,终于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成效。
以这一次交易为起点,梳理美的历史,可以很清晰地发现一条“东芝技术小道”。
1993年5月8日,在广州的中国大酒店,美的与东芝举行了第一次技术合作的签约仪式。在随后的宣传中,美的空调打出两款技术合作产品,很快在市场上获得良好的口碑。
1999年,美的为开辟第二战场,立项研发商用空调系统技术,然而,美的开发出来的一拖二的空调,却存在技术缺陷,无奈之下,只得再次求助于东芝。
东芝则派遣技术人员入驻美的,以项目总工程师的身份进行技术指导,该项目的成功,很快帮助美的开辟出业务新增长曲线,使得公司利润快速增长。
即便是到达2011年,美的已经处在与格力双雄争霸的年代,追随东芝的步伐,仍是美的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那一年,如今的董事长方洪波在与东芝商定核心技术合作协议后,变频技术负责人李强将一块东芝的芯片摆在方洪波面前,告诉他——这是核心技术的芯片。
方洪波仔细研究了半天,表情变得十分严肃,同时告诉李强:“要学习日本的工匠精神,埋头专研,一年学不会两年,两年不行再三年,老火煲靓汤,彻底掌握核心技术。
比起份额的丢失,在“老火煲靓汤”、“工匠精神”的指引下,后发者的咬牙追赶,才是最令领先者胆寒的事实。
在1998年到2008年的家电市场,本土品牌几乎都将外资品牌当成了最大的挑战对象,十年间,价格战连绵不断,技术追赶层出不穷。随着市场的扩大,本土品牌手中资本日益雄厚,已经足以在各个产品领域,向外资企业发起直接的竞争。
2009年7月10日,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青岛举办。大连东芝电视董事、总经理川上亲久在专访中突然蹦出一句话——东芝这一年,做得很辛苦。
川上亲久这句话,自有其背景,自上一年3月开始,东芝的数字电视一体机产品,其市场销售远未达到公司预期,即使这个预期,已经是企划本部一降再降的目标了。
压力之下,到了2009年11月,东芝再次降低了口风,川上亲久宣布,2010年,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外资电视品牌中,“东芝能保有20%的份额”。
言外之意,东芝已经无力与国产家电企业竞争,只能寄希望于一直掌握着的高端市场。
早在2007年,冰箱行业里,外资品牌的整体市场占有率全面萎缩,松下、日立、LG、三星、夏普、三洋等外资品牌的市场销量占有率之和不到15%,销售额占有率之和低于19%。
而在五年后,国产家电品牌与外资家电品牌之间的博弈更加白热化,连许多家电观察者都惊讶地发现,那些过去被视为“土、差、低端”的本土品牌,正在一步步将外资家电品牌逼到墙角。
一直稳居全球电视霸主之位的三星,却在中国家电市场处境尴尬。2014年到2017年的四年间,三星电视在线上市场的销售额市占率为3.48%,同比下降1.49%,位列行业第10位;在线下市场的销售额市占率为8.7%,同比下降1.25%,位列行业第6位。
在洗衣机品类上,惠而浦在2018年10月线下市场的零售额份额仅有1.9%,位列TOP10末位。曾经被视为西门子拳头产品的冰箱,销售额市占率同比出现了1.29%的下滑。
销售额降低的背后,是外资家电品牌的相继亏损,这使得外资家电品牌眼中的那丝希望也即将消失。
十年前,东芝的大连工厂运营状况尚称良好,工人三班倒生产,待遇甚至可以和当地国企媲美。
但这已经是最后的荣光,很快,随着市场格局迅速恶化,工厂不得不一批批裁掉工人,排班也从三班倒变成两班倒。仅仅两年过后,东芝待遇已经对大连的年轻人不再具备吸引力。
市场上的节节败退只是冰山一角,在集团整体遭遇财报丑闻、电池召回事件等打击后,难以为继的东芝终于走上了变卖家产的道路。
2016年3月17日,美的宣布将通过收购获得东芝白色家电业务控股权,同年6月,美的以33.2亿元人民币收购东芝白色家电业务80.1%股份。
在与东芝洽谈收购的商务宴会上,已是美的董事长的方洪波,提起了往事:当年自己刚进公司,担任《美的报》编辑,他清楚地记得,美的与东芝第一次技术合作签约时,美的人的兴奋之情。
但这并不是终局,2018年2月,东芝将东芝电视业务95%的股权出售给海信。至此,历经143年的国际级跨国公司,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2014年,成立于1994年3月22日的合肥三洋被惠而浦收购,并改名为惠而浦(中国)。
在当时的惠而浦看来,合肥三洋本来就是立足中国家电市场的领先企业,拥有完善的洗衣机、冰箱及微波炉产品系列及生产线。惠而浦收购合肥三洋属于取长补短,顺势而为。
可惜惠而浦同样高估了自己在中国市场上的能量,收购的业务,转眼变成了经营业绩上的包袱。2019年,惠而浦亏损3.23亿元,2020年亏损1.50亿元。
大潮之下,惠而浦也没有逃掉被收购的命运。2021年4月,格兰仕总裁梁昭贤宣布,对惠而浦进行收购,格兰仕从此成为继海尔、美的、格力、海信之后中国第五大综合性家电巨头。
在曾经的高端产品领域,外资家电企业的技术优势也在逐渐淡化。转型,成为了最后的共同选择。
与长虹、康佳等本土彩电厂商相比,索尼在传统家电上的技术优势,几近荡然无存,现如今只能在中国市场专注相机、耳机、游戏机等数码类产品。飞利浦则在出售家电业务后,加速向医疗健康服务商转型。2019年,其医疗保健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高达66%。
这种转型的代价,是退守自己当年培育的新增长曲线,卡住一些市场不大,但是尚未被突破的领域。外资品牌在家电市场上的溃败,使得当年经典的家电品牌,如今几乎无影无踪。
外资家电从顶峰逐渐滑落的过程,也是中国家电产业链开枝散叶,不断完善的过程。与之相对的,海尔集团、美的集团、格力电器、海信集团等本土企业的盈利能力,则持续提升。2021年前三季度,美的集团净利润为234.55亿元,即便是遭受疫情冲击,仍然实现同比正增长6.53%。
短短三十多年间,外资家电品牌来去匆匆,从风光无限,转为一代人的回忆。这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一是千万不能忽视大消费市场下,替代者后发优势的效应,二是切勿陷入闭门造车的陷阱。
第一点,恐怕是一个永恒的轮回。新入者永远会趁竞争态势缓和,加大研发投入,扛起寡头的大旗,让跨时代的终端产品引领产业链创新。
而对于第二点,我们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人类最大宗的工业品之一,从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冰箱彩电,到上游科研、技术转化、制造工艺的产业链,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突破性的革命,想在所有环节保持技术领先,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也是一件极度危险的事情。
中国市场的优势,在于人口基数撑起的消费规模,这造就了本土家电品牌的成功,但也是所有人都可以分享的红利。
外资家电品牌,有过极高的历史站位,俯瞰过、引领过、辉煌过,也衰落过,对于中国现在的家电品牌,它具有较强的样本价值。只有正视历史,愿意引以为戒,才有基业常青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