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家电行业有两个消息,一个是时代周刊报道格力有关空调酸臭味的投诉,历经四年变长期投诉;一个是美的集团官方通报,正在对境外发行证券(H 股)并上市事项进行前期论证,预计美的拟发行规模不超过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股本的10%。
开盘后,美的、格力股价小幅低开并持续下行,美的跌幅尤其明显。关于格力空调酸臭味的报道已经被个别媒体当成老生常谈,美的、海尔同样存在,这个对股价影响应该不大。更多的是受到美的要去港股融资消息的影响,很明显,大家普遍认为融资不是什么好事情。
今年上半年,A股募资超2000亿,冠绝全球。(当然这与美股近两年融资规模极度下跌也有关系)有时候想来,中国股民真不容易,要被资本市场不断的教育、鞭挞,还不一定有所收获。
美的H股融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好坏难辨,今天我想聊聊美的的跨越式发展之路,也请各位赐教!
美的1985年开始制造空调,至今已发展成为一家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器、暖通空调、机器人及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科技企业集团,可以说美的的家电尤其是小家电明显比格力知名度更高,被更多的客户群体所接受。
美的从销量来讲,也明显比格力更成功。可要真提起美的有什么核心竞争力,有什么自己的东西,真有点不知道,不知道哪位美的股东能提醒一二。
而且美的去年3500亿营收赚的利润仅仅比格力1900亿营收赚的利润多50亿;如果简单类比,那意味着美的有1600亿的营收仅仅只产生了50亿的利润,虽然美的也不错,但从这一点来讲,就不符合我的投资逻辑。
美的官网曾经有一张子品牌图标集,密密麻麻介绍了美的子公司情况,目前已经不见踪迹。如今,官网是这样介绍的:美的已经形成美的、小天鹅,华凌、COLMO,库卡,威灵、合康、高创、万东和菱王等多个品牌组合,每年为全球超过4亿用户。
除了美的本身的这个品牌,后面的小天鹅、华凌、COLMO,库卡,威灵、合康、高创、万东、菱王估计没一个是美的自己创建的品牌,基本都是收购而来,而后面的等又隐藏了多个收购品牌,真是不得不佩服美的高超的资本运作能力。
1998年收购东芝万家乐,进入空调上游;2004年,美的集团(当时为“美的电器”)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华凌集团,成为华凌集团第一控股股东,总交易额2.34亿元;2007年,美的集团又将机电装备业务注入华凌集团,并5亿元受让了原有的白电资产,港股公司更名为“威灵控股”;2018年,美的集团又将威灵控股私有化,退出香港资本市场;2019年,美的集团144亿完成了境内的小天鹅A私有化;2022年美的超300亿完成了德国库卡的私有化。
即使说了这么多并购,我肯定我还是没有说全美的的收购情况,并购已经成为了美的发展的一项公司战略,这是毫无疑问的!
如今美的又玩起了分拆的戏码,今年7月29日,美的集团公告将分拆安得智联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到深交所主板上市;
美智光电则是美的集团最早分拆上市的子公司,2021年6月,美智光电即向深市创业板提出IPO申请,但分拆上市之旅并不顺畅,至今仍未上市。
站在美的自己的角度来看,分拆子公司上市和到港股上市,都是拓宽融资渠道的手段,或许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但这套逻辑似乎和并购有点如出一辙,如今又换了个方式而已!
一家制造业公司不专心于实业发展,而是醉心于资本运作,频繁用金融手段创造生产力,或许迟早有走下神坛的一天。
这么多人看不懂啊,明明是外资被限购美的股票,要是敞开买,股份早就超过何老板了,H股上市,让外资继续买买买。
嗯,大规模并购就并购,也没啥好丢脸的,只是股东还不愿承认,总以为美的是自力更生收入跨越式增长的。
今天家电行业有两个消息,一个是时代周刊报道格力有关空调酸臭味的投诉,历经四年变长期投诉;一个是 美的集团 官方通报, 正在对境外发行证券(H 股)并上市事项进行前期论证,预计美的拟发行规模不超过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股本的10%。 开盘后,美的、格力股价小幅低开并持续下行,美的跌幅尤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