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指出,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这些重要论述指明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对于我国在新发展阶段努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构建橄榄型分配结构、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收入分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石。所谓“橄榄型分配结构”,是指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比较少,而中等收入群体占绝大多数的一种社会群体收入分配结构,其“中间大、两头小”的形状与橄榄相似。一般认为,橄榄型分配结构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现代社会分配结构。总的来看,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结构,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更有利于增进民生福祉、维护人民利益。
构建橄榄型分配结构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形成了与基本国情、发展阶段基本适应的收入分配结构。同时,不可否认的是,收入分配领域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比如,城乡、区域、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依然较大,收入分配秩序不够规范,隐性收入、非法收入问题比较突出,部分群众生活仍然比较困难等。根据战略安排,2020年到2035年是我国由中高收入阶段迈进高收入阶段的关键时期,为了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结构,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应着重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的关系。构建橄榄型分配结构,首先要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在基础性制度安排上做好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的协调配套。这三种分配制度各有功能优势,互为补充。初次分配就是国民收入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一种分配,注重“效率”,既要坚持按劳分配,维护劳动收入在分配中的主体地位,又要健全资本、技术、管理等其他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创造机会公平的竞争环境;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主要由政府主导,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在各收入群体之间对要素收入进行再次调节,在较大程度上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三次分配则更加强调“责任”,主要是在自愿基础上,以募集、捐赠和资助等慈善、公益方式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的再分配。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三种分配的占比会发生变化。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再分配和三次分配占比会逐渐增加,但总的来说,三次分配都只是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有益补充。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要进一步深入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积极推动公益和慈善事业的发展,建立健全公益和慈善机构、企业和高收入群体回报、奉献社会的激励机制,鼓励其在三次分配中积极发挥作用。
二是要处理好高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的关系。构建橄榄型分配结构,要通过差别化的引导和激励政策来缩小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其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是关键,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是基础,规范和调节高收入是抓手。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要抓住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技能型劳动者、农民工等重点对象,改善居民收入结构,多渠道增加收入,特别是要提高高校、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匹配度和劳动参与率,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创造条件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主要是提高劳动报酬,培育新兴产业和服务业,拓展新的就业渠道,并通过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低收入者的职业素质、就业能力,以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规范和调节高收入,不是要搞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而是强调整顿收入分配秩序,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合理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不合理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
三是要处理好城乡、区域、行业间的收入分配关系。城乡、区域、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因素。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重点是要坚持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长效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提高农民土地增值收益分享比例。缩小区域居民收入差距,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对一些刚脱贫摘帽的集中连片地区要继续大幅度增加财政专项扶持资金,加大以工代赈力度,深化东西部对口协作,因地制宜,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和自身特点,增强其致富能力。缩小行业工资收入差距,主要是强化行业发展的协调性,加强行业工资水平的监督和管理。总的来看,要立足于制度创新和加快体制改革,切实缩小城乡、区域、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努力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习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