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买根雪糕,能遇上价格动辄几十的“雪糕刺客”;旅游停个车,能遇上停车31小时收费640多的“停车刺客”;出门吃个饭,还能遇上8碗米饭收90的“米饭刺客”……如今,“刺客”现象更是渗透到了家电维修领域。
近日,《新民晚报》就报道了一起“离谱”事件。家住上海徐汇的70多岁薛伯伯,收到了一张家电维修宣传单,号称“空调清洗费50至60元”,并宣称“60岁以上老人维修费享5折优惠”,但当老人预约空调上门维修后,离谱的事就接二连三地来了。
维修人员表面上是要清洗空调,但过程中却是一会儿诱导老人称,空调不制冷是因为制冷剂不足,1台要加8个大气压,1个大气压收费120,一会儿又表示空调要换计电模块,1个收费380。
原本,清洗空调只需200元(1台清洗费50元+人工费50元),但最终老人却足足花了2400元。而当老人查询市场价后却傻眼了,原来市场上3公斤制冷剂只需90元而已。
不少网友分享自己被坑的经历,有的表示在某搜索引擎上搜索某某品牌售后服务电话,结果却是一大片竞价排名的冒牌售后,自家空调仅以“系统故障”为名就被坑了一千多;有的网友称在58同城上约的维修师傅,结果上午70块洗完空调,下午就开不了机了;还有的网友称,清洗一下油烟机,原本说好的100,最后却收了400多。
此前,就有网友发视频吐槽,自己2700元购买的电视机,意外碎屏后,联系品牌官方客服维修,却被告知换屏价格需要4600元。
如果说换屏价格高属于偶发特例,那么家电产品明明没病却要大修,就真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了,离谱到家了。
据该博主称,她家电视最近由于蓝屏无法进入系统,便联系上门维修。维修人员检查后,告知她要更换主板,要收费600-700元。由于她觉得她贵了,于是自己动手在网上花10块买了个U盘,15块买了个系统升级服务,没想到的是,她只花了25,便修好了电视。
这事一出,引来了47000多条评论,几乎是一边倒地质疑该电视品牌,吐槽家电维修的“刺客”现象。
前段时间,在黑猫投诉上就有消费者反映,他于2020年11月1日购买的某日系品牌电视,22年8月已出现频繁自动重启/关机、无法开机的情况。在质保期内,该品牌官方维修却表示这不算在3年质保内。无奈之下,该消费者只好花704块维修,但不到一年,2023年5月又出现同样的问题,对方又要收取相同的维修费用。
一台不到6500元的电视,反复修反复坏反复收费,在该消费者看来,这简直是遭了大罪。
事实上,家电维修的乱象早已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门板块。电科技查询黑猫投诉发现,围绕电视维修的投诉高达5468条,空调维修相关的投诉多达5184条。此外,冰箱维修、洗衣机维修也都分别高达2933条、2457条。
尽管品牌厂家都有官方维修网点,但据调查发现,随着租金提高、运营成本增加,品牌厂家的维修网点通常要远远少于山寨维修网点,有的品牌在一个市辖区甚至只有一两个正规售后维修网点。
与此同时,有些山寨网点还会假冒官方售后,这导致消费者很难找到官方维修,即使能找到,也会由于维修等待时间过长,而被迫选择山寨维修,以至于掉进无良商家的陷阱。
此前,有报道称,广西南宁陆女士家里冰箱故障,网络搜索400售后电话却被骗数千元。陆女士先是支付了800元上门费维修订金,之后维修人员以更换配件为由,要求她再支付1600元。没想到,此次维修不但没修好冰箱,再出问题时,连售后电话都成了空号。
“明码标价”本应是商业的基本行为规范,但在家电维修领域,价格不透明却早已成为行业顽疾。
查询各大家电品牌会发现,目前市面上仅仅只有少数品牌给出了详细的维修收费清单。而反观其他品牌,多数品牌的维修价格要么不明确,要么价格相对滞后。
比如格力在其官网上也给出了小修、中修与大修的包修期外维修项目收费指导,但收费标准却还停留在2021年。
正是由于价格不透明,导致在家电维修环节,维修人员有了狠狠“宰客”的可乘之机。
最近,网友小宋发现家中两台格力空调不制冷了,于是通过网页搜索联系了一家家电维修服务公司。刚联系时,对方称“修起来不贵,只需要五六十块”,但维修之后才发现,上门费+维修费+加氟费却高达惊人的5160元,此时小宋才明白,所谓的五六十元,只是一个压力单位氟利昂的价格而已。而随后小宋致电格力官方售后,结果客服却告诉他,加氟是不要钱的!
家电维修是一个比较专业的领域,触及了绝大多数普通用户的知识盲区。而这种信息上的不对称,带来的另一个问题便是过度维修与诱导维修,即无病假修、小病大修。
今年3月份,网友李飞发现家里用了多年的油烟机老是排烟不畅,于是在58同城找了一家维修公司。维修人员上门检查后,就说是排烟管道有问题,要拓宽排烟口收费300元,还没等李飞反应过来,排烟管已经装好。接着维修人员又忽悠称,再装一个止逆阀,耐高温、防油烟,总费用要1600元。
可即便李飞花了1600多元,油烟机也不能正常使用。他上网一查才发现,排烟管一个不过是二三十元,止逆阀最贵的也才100元,而他却白花了1600元,彻底当了一回“大冤种”。
在家电维修中,价格虚标是常见的宰客套路。面对小白用户,许多维修网点通常会以低价维修作为噱头,而一旦维修人员上门检查后,价格往往会成倍上涨。
此前,在抖音上,@小莉帮忙 就发布了一期关于家电维修价格虚标的节目。在这期节目中,维修人员承诺550元可修好电视,但上门检查搬走电视后,售后人员却打来电话称,电视屏幕坏了,维修收费飙升到2000多元。
可问题是,明明家电维修乱象早已导致消费者怨声载道,但为何家电维修乱象却迟迟未能得到解决呢?这就要说到家电维修“刺客”现象出现,以及难以解决的根本原因了。
一是信息不对称。在价格上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乱收费、乱加价的现象层出不穷;在网点上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用户想找官方售后,往往找到的却是山寨维修;在专业知识上的信息不对称,则导致用户只能任由无良商家“忽悠”,白白浪费钱财。
二是利益分配问题。近年来,各大家电厂商的硬件利润普遍在下滑,只能转而依靠会员服务、软件与广告等方式增收,而无论是开设更多的售后网点,还是维修更换配件,对于厂商而言,都会为营收与利润增长带来更大的阻力。因此,客观上官方售后力量收缩,或转而外包给第三方公司成了品牌们的普遍选择。
而对维修人员而言,由于工资待遇较低,维修费用和服务费用难以满足正常生活,且收取的费用还需要上交一部分给公司,则直接导致在家电维修中出现“能忽悠就忽悠,能多收钱就多收钱”的现象。
如今,家电维修可谓早已陷入恶性循环中。要改变眼下现状,非一日之功,也非一方的责任,更需要的是多方长期耕耘。
从品牌层面来说,任何有担当的品牌都清楚,加强售后服务、完善售后网点、扩大售后团队以及强化售后管理,不仅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家电维修乱象,也有助于品牌的长远发展。但奈何品牌厂商面对极长的售后服务周期、急剧增长的售后运营费用与不断下降的硬件利润,也不得不选择了无奈的无视。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或许对品牌而言,更稳妥的思路可能是循序渐进式改善。比如在自主维修服务上,建立更透明的价格信息披露机制;在维修保养知识上,进行更多的知识普及;在家电维修乱象的惩处上,建立更严格的标准以及管控等等。
从监管层面来说,家电行业与相关监管部门应该进一步强化对维修机构的审核、筛选,清除山寨维修,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不过,在家电维修市场环境错综复杂的当下,无论是品牌们的努力,还是监管方面的努力,恐怕一时半会儿都难以根治这一顽疾,因为只要家电维修从业者的低收入问题无法解决,乱象可能就会一直存在。
那么消费者何以避免重重家电维修陷阱?恐怕消费者既要懂得“避雷”攻略,坚决不选售后口碑差的品牌产品,倒逼品牌们下足功夫做好售后服务,也要养成有问题就找官方售后,权益受损就找消协的好习惯,让不靠谱的第三方维修机构寸步难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