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消费者被非品牌授权的维修经营者误导,消费者通过搜索网站找到的品牌家电维修,声称“官方售后维修”实际上非品牌授权;
三是未完成服务,维修人员现场未修好家电却收取了维修费用,或维修人员走后家电再次出现问题。
消费者汪女士因为空调漏水通过某平台接受上门维修服务,维修人员上门后告知空调的泵坏了,向消费者收取500元,消费者后来发现该空调没有泵这个设备,才知道被维修人员忽悠了。
消费者李先生通过某搜索网站接受某品牌无线吸尘器官方付费维修,维修人员自称为官方售后,要求李先生购买更换配件和保修服务,事后李先生核实发现该维修人员未得到品牌授权。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调查数据显示,部分通过网络方式经营的家电维修商户存在虚假报价、虚假维修以及虚构故障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且商户信息不实。另有家电维修人员通过印制小广告并塞进居民信箱、门缝的方式进行宣传,往往打着“某某区社区服务中心”等名义,这些小广告的可信度几乎为零,存在高额收费、虚假地址等问题。
家电维修服务经营者提供上门维修服务的,维修人员应当在服务前主动向消费者出示与其在经营场所明码标价内容一致的价目表或价格手册等,以便于消费者选择、查询。
通过网络方式提供服务或者销售产品的,应当通过网络页面,以文字、图像等方式进行明码标价。
实行先消费后结算的,应当在结算前向消费者出具结算清单,列明所消费的服务项目、价格以及总收费金额等信息。
消费者应选择品牌官方正规维修渠道。消费者可从家电标签、产品说明书、售后服务手册中查找品牌售后服务电话(品牌官方APP或服务号),或在品牌官方网站上查找售后联系方式。此外,也可以进入中国消费者协会官方网站(),选择“消协帮您查”栏目,进入“企业服务联系方式查验宝”,搜索需要维修的家电品牌,即可找到该品牌的联系电话及官方网站。
如果消费者选择非品牌官方售后,不要轻信“小广告”,优先选择有正规实体店的维修经营者,留好维修凭证,谨防虚假维修,过度维修。
不轻信经营者低价宣传。消费者通过网络方式寻找维修服务时,要查看经营者相关资质,货比多家,不要轻信维修服务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经营者。
谨慎对待搜索网站。消费者要仔细辨别通过搜索网站搜索的维修服务信息,谨防“李鬼”或“山寨售后”。
注意妥善留存消费凭据。消费者维修家电时,要查验工作人员身份证明,要求出示报价单据,事后索要发票、收据等消费凭证,保留维修单、宣传信息等相关证据。如遇到消费纠纷,应及时与商家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向消费者协会或行业主管部门投诉,或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以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欧联史诗5-2!补时4分钟进3球:92分钟绝平,全场3乌龙 6-4大逃亡
苹果新品iPhone 16e起售价4499元,在指定渠道购买可享500元“国补”
眼见乌克兰要输了,有网友斩钉截铁说了这样一番线大最毒零食排行榜,常吃等于“慢性自杀”
Apple发布iPhone 16e:A18芯片+自研基带 4499元起售
全能健康守护者!OPPO Watch X2评测:14项指标60秒全掌控
Here we go!罗马诺:41岁范佩西出任费耶诺德主帅,签约至2027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