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2019年董明珠主持将格力15%股份卖给高瓴控股下辖的珠海明骏以后,这家曾经的“空调大王”已经不再是珠海地方国企;但是格力作为一家A股上市企业,
然而正所谓“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这位曾经的销售业务员知名度已经远超呕心沥血创办格力的朱江洪。
在孟羽童、王自如等“绯闻接班人”相继离开格力之后,71岁的董明珠毫无悬念的开启了第五个三年任期。
不过让人感到难以理解的是,春风得意的董明珠不仅在4月22日举行的董事会上公开吐槽小米汽车起火事件,并且她还提出“绝不用有间谍风险的海归派”。
在某些无条件支持董明珠的粉丝眼里,格力和董明珠的关系就好比“小米雷军”“京东刘强东”。
比如一些《新京报》评论区里的网友就觉得:“干实事的企业家有权决定自家企业的用人标准,轮不着耍嘴皮子的媒体指手画脚。”
既有学历又有能力的他完全可以在百色继续开创自己的事业,可是他却回到家乡珠海进入即将倒闭的冠雄塑胶工作。
“格力掌握核心科技”这句广告语之所以能够进入消费者内心,就是靠着低调务实的朱江洪的领导。
据说有一次朱江洪发现格力的空调外机噪声明显比日本同类产品大,于是他就带着工程师飞赴日本听人家的空调外机声音,最终发现日本品牌用了一种特制的消音棉。
比如董明珠首创的“先款后货”模式不仅让格力一举击败春兰拿下全国空调王者的宝座,而且还启发了全国制造业创新营销。
另外,董明珠把销售利润直接按比例返还给经销商的“擦边球”营销,也对格力空调抢占市场大有帮助。
虽然理工男出身的朱江洪一手提拔起来搞营销的董明珠,但是这并不妨碍董明珠对“技术派”的鄙视。
2019年董明珠为了“带货”自家的“三高人群电饭煲”,竟然说她家的“黑科技”可以让糖友敞开吃米饭。
在遭到中国农业大学营养学专家怒怼之后,董明珠没有任何澄清或者道歉的表示。
这次董明珠的“海归间谍论”提出后,很多支持她的粉丝反驳《新京报》打压企业家。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不仅普通网友不了解国外电器领域的科研水平,恐怕常年做销售的董明珠自己也不清楚海归人才的真实水平。
这种“我不了解技术,但是我就是瞧不起搞技术的人”的观点,和企业里嘲讽工程师的销售冠军简直一模一样。
已经年过古稀的董明珠显然很难改变几十年做销售养成的思维方式,打心眼里瞧不上技术派的她,似乎并不觉得损失几个海归人才有什么损失。
如果我们穿越回到那个给地主、财主打工赚钱的年代,花钱雇工的人确实可以自由确定用人标准。
为了不让翻身做主人的劳动者重蹈骆驼祥子的悲惨命运,国家建立了一套非常严格的劳动保障制度,“董明珠们”的招聘规则显然应该坚守依法治企的底线。
为了让劳动者获得公平就业的机会,国家明确规定企业对招聘对象的条件限制不得超过工作岗位的能力需要。
比如,如果一家小工厂想招聘一名会计,招聘要求里出现学历、工作经验等条件没问题,可是如果老板非要加上一条“三围上佳女性优先”,劳动监察部门就可以处罚。
格力并不是一家涉密单位,虽然这家企业确实有需要保密的专利技术,但是他们完全可以用“竞业协议”或者其他合同条款防止员工泄露技术。
除非董明珠可以拿出实锤证据支持“海归派不利于格力发展”的观点,否则这项超出工作能力范畴的特殊限制就涉嫌违反《劳动法》。
在东西方关系越来越紧张的今天,指责一个人是间谍恐怕比说他是特殊工作者还要侮辱人。
特别是对于那些受网络极端言论影响较大的留学生来说,他们或许只是想出国多学习一些知识技能,这样才能在内卷压力较大的国内找到一份温饱的工作。
众所周知,我国对间谍的判断标准非常严格,甚至连普通公安机关都没有这项职权,一般只有国安部门才可以调查涉及间谍的案件。
虽然董明珠是格力毫无争议的“大女主”,但是她显然不具备判断别人是不是间谍的能力和权利。
如果真遇到了一位坚决维护自身法律权益的海归人士,恐怕董女士就要为损害他人人格、名誉赔礼道歉了。
比如很多董明珠的粉丝就认为这位格力董事长可以自由决定企业所有事项,用不用“海归派”完全是董明珠的私事。
理论上如果格力需要对外发布“不用海归派”的招聘要求,必须经过公司管理层商讨并且报请董事会同意,甚至珠海国资委也需要介入审核。
董明珠这种随意发布企业用人标准的做法,相当于把格力当成“董家铺子”,这对格力全体股东是严重不尊重。
“对立情绪扣帽子”其实并不是我们应该担忧的问题,毕竟现在互联网上类似的舆论真是多到数不清。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2003年至今董明珠已经连续22年出席全国两会,她提出的一些议案直到今天还存在巨大争议。
在2023年“两会”期间,董明珠对现在“依法工作、依法休假”的劳动保障制度提出强烈不满,她认为企业是最了解生产计划、最关心员工的,国家应该让企业自主、弹性确定工作和休假的安排。
虽然董明珠明确表示她愿意让6小时完成任务的员工下班休息,但是广大网友却担心“弹性工作”会变成“弹性加班”。
2024年“两会”董明珠带来了一份关于“家电安全使用年限强制标准”的提案。
在这位电器行业龙头看来,普通消费者根本无法为家电安全负责,国家应该参照摩托车强制报废制度建立由企业全程追溯的安全负责机制。
假设你家的空调到了5年强制报废期,企业可以通过远程强制关机的方式迫使消费者更换符合安全标准的新机型。
这个比“弹性工作”更具目的性的提案引发网友巨大争议,甚至有不少网友觉得董明珠想强行推销自家的空调。
在网络极端言论泛滥的情况下,今年董明珠代表强烈建议国家出台对“网暴”的司法解释,或者单独出台一部严打网络极端言论的“网暴法”。
这个提案相比前两个确实明显更公道,但是我们显然不该把当成“网暴”进行处罚。
就拿给董明珠带来巨大不良影响的王自如事件来说,对于关心格力这家民族企业发展的普通网友来说,他们也确实有充足的理由质疑董明珠的用人标准。
董明珠不仅是领导格力发展十多年的企业家,她还是拥有22年“两会”经历的全国代表,作为一个政商两界的精英人物她显然不应该提出“间谍论”。
特别是在董明珠今年“两会”提出加强“网暴”惩处力度以后,以身作则的她更不应该参与针对“海归派”的舆论攻击。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海归派里有间谍”!董明珠称绝不用一个海归派,胡锡进:这是身份歧视,哪个群体里都可能有间谍》
《全国人大代表董明珠:建议修订法律法规,增加对网络谣言、网暴的处罚条款》
董明珠不应道歉,董明珠在本企业内部提出不用海归派的个人观点,这是企业的行为,某些什么报纸拿其上纲上线,这是无限放大的个人做派,现在为了纯洁公务员队伍,不少公务员机构明确不招收海归人员,这是革命队伍建设的需要,更是防止国家机关机密信息泄露的需要,这并不是什么违法劳动法的问题,这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必须考虑的问题。
绕来绕去,不就是董明珠有错吗?推论下去就是要道歉吗?作为董明珠在内部会议上说了句有争议的话题,为了防止公司利益受损,其实也是防止国家利益受到损害。你说格力空调不是什么涉密单位,即使涉密也应有国家安全部门负责。那我就感觉奇怪了,五一节期间我还收到移动部门的短信,要求严守国家秘密人人有责。在你这里怎么就屁旦轻松了呢?更何况格力还有承担研究国家科研的任务呢?如果要道歉的话,我倒认为动不动就在网上拉动情绪对立,不顾国家利益,煽动团体仇视,扰乱人心的人更应该去道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