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机场司发布了咨询通告《基于平疫结合的航站楼适应性规划设计》(AC-158-CA-2023-01)。该研究成果将在哪些方面提出航站楼平疫结合的防控建议,又将如何帮助航站楼在应对旅客量的持续恢复的同时营造健康生态的航空出行环境?《基于平疫结合的航站楼规划设计》课题组为读者进行了解读。
问:此部咨询通告的发布是基于怎么样的背景? 面对极其复杂的研究领域,又践行了怎么样的技术路线?主要聚焦于哪些关键技术点?
答:该研究成果的发布充分体现了选题的前瞻性,既立足社会热点,又具备适当前瞻思维。 运输机场是社会发展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机场航站楼作为旅客汇聚的主要场所,成为疫情防控最重要的前沿阵地。2020年以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及民航局陆续发布修订疫情防控方案及技术指南。随着生活及社会生产的逐步恢复,及时总结我国机场抗疫时期的实践经验,研究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平疫结合”航站楼规划设计策略,成为一项必要的工作。研究成果将为航站楼规划设计提供指导和建议,并为更加科学有效应对未来可能的公共卫生事件提供技术参考。
鉴于机场航站楼首要的交通功能特性,本课题研究将疫情处置作为航站楼运营中的非常态,相关举措要找到规划设计与平疫结合相契合的关键技术点,必须着眼于航站楼长期发展,不影响航站楼的流程使用、力争不降低旅客体验,尽可能减少对航站楼效率、成本和空间效果的影响。因而,我们提出规划与设计必须充分坚持“平时为主、预留疫时、平疫结合”的技术路线。
课题组充分收集研究国内外机场防控政策及文献资料、通过大量调研讨论、案例剖析和数据分析,基于系统思维,从航站楼规划设计庞杂的系统中抽丝剥茧,最终聚焦于八个关键技术要点:包括基于病毒传播机理提出航站楼平疫结合规划设计原则;聚焦国际,强调航站楼功能、规划、设计的模块化; 聚焦流程,旅客流程注重防疫流程的兼容性和韧性化;聚焦健康,关注与生态绿色相结合的健康空港设计;聚焦安全,关注平疫可转的空调系统,提升航站楼的“免疫能力”;聚焦细节,梳理特殊功能空间防疫设计关键技术;聚焦科技,关注无接触智慧技术应用;聚焦改造,关注既有航站楼模块化改造的难度及策略分析。
问:目前国内外缺少针对航站楼平疫结合防控设计的系统性研究,课题组如何确保研究过程的科学性?
答: 目前国内外缺少对于基于平疫结合的航站楼适应性规划设计的研究,本课题研究充分发动全行业力量,对标国际、充分调研,强调过程把控确保研究的科学性。
本次课题研究由机场司牵头组织,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具体承办,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浦东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西部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参与,组成了一个涵盖多领域、多专业的研究团队。机场司对课题研究工作更是给予高度重视,组织课题组与行业专家进行多轮针对研究内容的研讨会,各专家亦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充分的研读,积极献言献策,对研究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
课题研究中强调过程把控,通过开题评审会、内部会议、初审会、终审会、审稿会等各阶段确保课题技术路线的一以贯之。在开题评审会上,专家共同提出三点过程中需坚持的技术要点成为了整个课题研究的基石,即:1.“平时为主、预留疫时、平疫结合”的技术路线. 重点关注通过管理措施不能覆盖或者不能完全覆盖并满足防疫要求,需通过规划设计予以提升的相关举措;3. 防控研究对象以新冠病毒为基础,并涵盖其它同类型流行病;
课题研究强调对标国际,基于平疫结合的技术路线,对国内外新冠防疫政策及相关措施的指导文件进行研究和解读,保障研究具有前瞻性,通过归纳总结文献中的预防和管理措施,从“场地、建筑空间、功能流线、设备设施、智慧机场”五个方面,对平疫结合的航站楼规划设计原则的提出提供支撑。
课题研究注重夯实基础,对各大机场的防疫流程和相关措施进行系统梳理,组织首都、浦东、西安、南京等各大机场运营管理单位开展了多轮需求调研,对已经实施航站楼国际保障专区的改造案例进行梳理和分析,各机场运营管理单位积极分享经验,并参与探讨各类技术方法及研究内容的可行性与适用性。课题研究对目前所面临的共性问题进行归纳总结,针对不同空间场景进一步精细化研究,结合计算机模拟与相关公式建模分析,提出规划设计层面更高效、更具有适应性的系统解决方案,形成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具有行业指导意义的高质量研究。
答: 针对未来可能的公共卫生事件,课题研究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为两个基本点,外防输入层面提出可满足疫时航站楼运营处理需求的国际到达模块最小单元;国际到达保障专区选址应秉持“与航站楼主体功能流程不交叉、物理空间上不重合、保证一定物理距离的设置原则;针对国际到达模块的建设方式,优先采用装配式建设以满足场景快速切换的需求;模块设计以有限服务及经济合理为原则,给出了国际到达模块的实施方案和设计参数指导。内防反弹层面,充分分析疫时旅客流程的差异性,对部分疫情时主要危险区域及关键节点空间进行研究,以管理措施为主,当管理手段无法满足时,在规划设计中采取重点空间适度预留放大的方法满足灵活管理及快速切换需求,打造“弹性化”及“韧性化”的航站楼空间。
问:我们关注到在该部咨询通告中,“健康空港”的设计概念贯穿研究始末,研究成果中具体提出了哪些设计手段支撑这一概念在后续规划设计中的融入?
答:我们倡导基于“平疫结合”的航站楼防控目标,建设打造生态绿色导向下的健康空港,针对不同空间场景进一步精细化研究,结合计算机模拟与相关公式建模分析,提出规划设计层面更高效、更具有适应性的系统解决方案。提倡自然通风,充分结合建筑空间特性,灵活运用对流与热压通风手段,并采取针对性的通风策略。
研究表明空间高度的加大有利于稀释病毒浓度,但空间高度的最终确定要综合空调能耗、空间效果、建设成本等因素。针对不同进深及高度比的空间,经计算流体力学分析给出了对应的通风设计方案。
建议空调通风系统的划分原则应增加“风险分区”这一维度,不同风险等级区域的空调通风系统应独立设置。
疫情期间空调系统全新风运行模式对室内环境保障与运行能耗均带来了较大不利影响,通过研究表明对空调回风采取有效过滤措施同样也能有效降低旅客与工作人员的感染风险,对航站楼空调系统运营保障提供了设计建议。
对于既有航站楼存在高、低风险区之间空气联通口部,且无法完全封闭的情况,作为降低传播风险的“补偿性“措施,提出空调通风系统实现由“低风险”向“高风险”的定向气流流动组织方式。
同时,研究针对安检、餐饮区、卫生间等高风险及特殊空间也经计算给出了针对性的机电系统设计建议及技术措施供参考。
问:目前行业内专家及读者对无接触智慧应用主题十分关注,针对无接触技术的运用,课题组给出了哪些具体建议?
答:在无接触智慧技术应用方面,针对之前航站楼防疫工作面临的大量查验程序,建议应进一步整合信息,提升无接触技术应用。可采用多码合一的自助验证设备,机场内部信息互通,一次验证全场通行,多部门之间数据互通信息互认,从而实现统一的防疫信息来源;同时,航站楼可通过视觉人工智能技术手段,使流调效率大大提升;尽可能优化自助验证设备的视频识别能力,提高不脱口罩验证的准确率。建议加大政策层面的协调,使旅客出行信息与健康防疫信息数据互通。
问:之前各大机场针对国际到达保障专区的建设做了各类相应的改造,对于今后类似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又有哪些启示?
答:课题研究期间,我们对首都、浦东等各大机场进行了充分调研分析,调研工作为研究推进提供了大量宝贵经验及参考。在对各机场改造的案例调研中发现,国际到达保障专区改造工作呈现出一些共性特点,一是选址根据机场自身情况因地制宜;二是改造虽各不相同,但均能满足国际到达保障专区的运行要求;三是流程调整充分满足防疫流程需求等。
课题组依据案例总结提出了航站楼针对疫情突发事件的改造工作的技术要求,包含应做好设计前置与应急预案工作,预留相关条件,不影响平时运行,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可迅速响应;国际到达保障专区的建设应以模块化为理念,各机场可参考咨询通告中各项设计原则结合实际条件进行针对性设计,因地制宜;各功能区的设置可采用永久性与临时性建筑相结合的设置方式以满足灵活快速切换需求;应针对消防、结构、设施设备等进行评估,并与防疫部门确认改造方案的科学合理性,以达到防疫要求等。
答:我们在系统总结过去三年机场抗疫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平疫结合、平时为主、预留疫时”的技术路线,提出了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系统解决方案,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不仅着眼于对于此次新冠疫情的总结,同时涵盖可能发生的类似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填补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
我们强调未来的机场规划设计的众多维度应该引入健康维度,强调前瞻设计和系统思维。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做好适当预留,充分考虑航站楼设计的韧性与弹性,机场管理应未雨绸缪,基于自身条件因地制宜做好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预案、应变机制和管控体系。
研究提出,区域与模块的概念应贯穿于整个航站楼系统的设计、建设和运营中,为未来可能的突发性事件保留最大的灵活性;航站楼空间与功能设计要坚持韧性和弹性,为旅客设置平疫兼顾、灵活可变的机场公共空间;强调科技引领,最终实现提升运营效能、助力旅客服务品质提升;航站楼作为以场站为核心的高密度建筑集群和大流量旅客的集散地,其公共空间更应强调自然及生态概念,为旅客营造美好的出行环境,打造面向新时代的健康空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