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申读新思想”——上海团员和青年理论学习“阅读马拉松”主题活动科技创新领域专场在张江科学会堂举行,部分一线科创青年代表分享了他们在各自岗位上的奋斗故事。以下是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徐震原的精彩演讲。
从2006年开始,我一直在上海交通大学从事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的研究工作。大家在生活中常见的热泵空调就是我们专业研究的对象。
过去30年,我国空调行业和其他制造业一样获得了蓬勃的发展,空调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家电。那么大家可能会问:空调还有什么好研究的呢?其实我自己也曾经有这样的疑问。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和大家简单说说空调的运行原理。在自发状态下,热量总是从高温流向低温,但是在夏季,为了使我们的房间保持清凉,我们需要反方向把热量从房间转移到室外,空调就是这样一个“热量搬运工”。但是,搬运工也要吃饭,空调“吃”的就是电力。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的空调保有量在46亿台以上,它们消耗的能源是惊人的,仅制冷就消耗掉全球电力的20%,而制冷和制热加起来占到终端能耗的50%。
一方面,大量的能源消耗会带来巨量的碳排放,造成地球本身的“空调系统”失灵,带来温室效应,导致极端天气频发。所以,削减碳排放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识。
另一方面,我国的能源结构面临“多煤少气贫油”的特征,我们要燃烧大量的煤炭来进行供热,或者烧煤发电再进行制冷。在燃烧煤炭的过程中,它会释放比天然气更多的污染和碳排放。所以,现在我们提倡以来进行清洁供热,但这又进一步带来了能源不足的问题。
应该怎么破局呢?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使命,在实现双碳目标的道路上做出我们的贡献。
我们的团队主要从事太阳能吸收式制冷、余热回收的吸收式热泵和吸收式储热等研究。例如,我们研制的热驱动热泵空调可以把热电厂甚至核电厂的废热利用起来进行供热,这种技术已经在我国北方地区为1.9亿平方米的建筑提供了低碳供热。我们还发明了利用可再生电力从空气中吸取热量的工业热泵空调。这些新型技术的广泛使用,有望降低20%的碳排放。
不久前,我们团队的研究成果——“低温余热高效利用的吸收式热泵技术与应用”荣获2023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在领奖时,一位行业前辈对我说:这个事情是可以干一辈子的。是的,当把热泵空调这样一个看似传统的技术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宏图紧密联系在一起时,我感觉自己就有了可以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和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