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报告期,公司主要经营光伏产业和汽车热系统产业两大产业。其中光伏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比汽车热系统产业略高,占比分别为58.91%和41.09%。
2022年,全球汽车行业出现半导体芯片短缺、油价波动、原材料上涨等诸多市场冲击因素,我国汽车行业更是面临涨势疲缓下的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而光伏行业在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的双重推动下迎来发展机遇,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市场应用及销售范围持续拓展,但全年上游硅料、电池片价格维持高位,也给组件企业发展带来了成本压力,但在降本增效的作用下,企业总体发展趋好。
报告期内,面对两大产业所处经营环境的复杂多变,公司始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不断优化管控模式,积极采取降本增效各项举措,但受制于汽车行业整体需求收缩、预期转弱等不利因素,公司传统燃油车热系统业务承受较大经营压力。波兰工厂产能开始逐步爬升,影响因素较多,存在一定的风险。此外,年内公司虽然进行了部分光伏产线的技术升级改造,但总体产能与行业龙头企业在规模上还存在一定差距。
公司抓住机遇,以新能源车和电动车发展为契机,不断强化市场开拓,争取整车厂订单。2022年,公司汽车热系统业务获得67.47亿人民币新订单(生命周期内,下同),其中新能源车热系统业务获得28.47亿订单,为后续的业务发展奠定基础。
在海外各国政府、企业加速能源转型,以及区域冲突造成的能源供应危机等环境下,海外光伏需求增长强劲。公司继续深耕海外市场,业务分布于土耳其、德国、捷克、荷兰等欧洲各国以及日本、印度、美国、巴西、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并开拓了非洲等市场。全年实现组件销售1.98GW,同比增长41.43%,创历史新高,其中海外市场销售1.36GW,同比增长37.37%。
公司统筹资源,紧跟市场需求,重视研发费用精准投入,全力推进重点技术攻关和新产品开发,持续技术创新。报告期内,公司获得专利授权39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
汽车热系统产业方面,高性能冷凝器技术开发已突破关键零部件瓶颈,进入应用阶段;已完成基于新能源车使用场景的前期研发项目第二代低成本热泵系统项目研发;纯电动汽车空调箱研发项目、双层流空调箱研发项目正在开发之中。公司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检测及解决方案服务平台建设,相关项目已通过上海市发改委验收。
光伏产业方面,开展了210超高功率组件产品开发,并通过TV南德认证,其中66版型单玻及双玻组件,采用多主栅技术及高密度组件封装技术,结合半片组件结构设计,组件功率达670W。
报告期内,光伏产业受多晶硅料等原材料出现阶段性短缺和下游需求波动的影响,公司最大限度的协调和保障项目供应链资源,在保障客户订单交付的前提下,适度调整了生产运营节奏,积极推进产线改造进度,加快产能升级,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和精益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经济效益稳步提升。
2022年,虽受到芯片结构性短缺、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局部地缘政治冲突等诸多不利因素冲击,但中国汽车市场在逆境下整体复苏向好,实现正增长,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2.1%。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383.6万辆和2,35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2%和9.5%,新能源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均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达到25.6%。但与过去两年相比,产量和销量并未出现往年和预期政策结束应产生的年底翘尾现象。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的数据显示,由于去年上半年汽车芯片供应不足导致交货延迟,韩国2022年国内销量为168万辆,比2021年同期减少了2.4%。虽然整体销量有所减少,但去年韩国国内对环保汽车的需求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为44万辆,占2022年韩国国内市场汽车总销量的22.8%。汽车产量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韩国汽车年产量同比增长8.5%,达到376万辆,成为世界第五大汽车生产国,紧随中国、美国、日本和印度之后。
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数据显示,2022年欧盟的新车销量总体下降了4.6%,至926万辆,这是因为受到上半年零部件短缺的影响,尽管2022年8月至12月欧洲乘用车市场状况有所改善,但欧洲乘用车全年销量仍无法扭转跌势。尽管欧盟汽车市场的整体销量下滑,但纯电动汽车的注册量继续增长,市场份额扩大到12.1%,与2021年相比提高了3%。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表现也很强劲,市场份额达到22.6%。相比之下,传统的汽油和柴油汽车继续失去市场份额,但是销量总和依然占欧盟汽车销量的一半以上。
目前,全球的光伏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从国内来看,在“碳达峰、碳中和”因素的影响下,我国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成效显著,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发电量占比稳步提升,电站投资成本下降,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光伏组件产量连续16年位居全球首位,我国多晶硅产量连续12年位居全球首位,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连续10年位居全球首位,我国光伏累计装机量连续8年位居全球首位。
2022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在55%以上。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0.3%。2022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87.41GW,同比增长59.3%。
其中集中式光伏新增36.3GW,同比增长41.8%,分布式光伏新增51.1GW,同比增长74.5%。2022年,光伏制造端各环节发展显著,多晶硅产量82.7万吨,同比增长63.4%;硅片产量357GW,同比增长57.5%;电池片产量318GW,同比增长60.7%;组件产量288.7GW,同比增长58.8%。
2022年我国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约512.5亿美元,同比增长80.3%,其中光伏组件出口量约153.6GW,同比增长55.8%,出口额和出口量均创历史新高。2022年光伏产品出口到各大洲市场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欧洲市场涨幅最大,同比增长114.9%。2022年欧洲市场依然是最主要出口市场,约占出口总额的46%,占比继续提高。
公司全球统一ESTRA(埃斯创)品牌主要从事汽车热系统业务,致力于开发和生产热交换器、发动机冷却模块、空调箱及其控制器、压缩机等。公司可为客户提供空调和动力总成冷却系统的集成解决方案,该产业发展布局与整车市场景气度密切相关。公司在全球拥有13家工厂,4个研发中心,2,000余名员工,产业布局覆盖中国、韩国、东南亚、欧洲及美洲,主要客户包括宝马、大众、通用、上汽集团(600104)、Steantis(标致雪铁龙和菲亚特克莱斯勒)、比亚迪(002594)等,积累了汽车热系统领域大量的技术储备、前瞻性信息和项目经验,并形成应对各种需求的快速解决方案。
公司全力获取新订单,全年获得上汽通用、比亚迪、Steantis(标致雪铁龙和菲亚特克莱斯勒)等客户全生命周期订单共计67.47亿元人民币。
公司新能源光伏产业主要从事多晶铸锭、组件环节的技术研发、制造以及销售,并持有运营约350MW的国内光伏电站和4.8MW的海外光伏电站,目前具有1GW/年硅片、2.8GW/年组件的产能。
2022年,公司完成光伏组件出货1.98GW,其中海外组件出货约1.36GW。国内19座光伏电站项目全年发电约4.8亿度。报告期内公司光伏产业业绩变化基本符合行业发展状况。
公司作为全球汽车热系统产品主要供应商之一,在全球布局了一体化的研发、工程、商务体系,可实现全球各区域资源共享与任务协作,并具备应对各种产品配套需求快速解决方案的能力。公司可以为客户开发制造舒适、环保,且具有世界水平的新一代汽车空调及发动机冷却系统产品,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国家认可的汽车空调实验室,并具有新能源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产品开发能力,是国内知名本土及新能源整车厂比亚迪、理想等供应商之一。
光伏产业方面,公司已具备新型高功率及高可靠性组件关键技术研发能力,拥有双玻、半片、MBB技术,并兼容182、210大尺寸电池片组件生产能力,形成TOPCon组件电池技术,公司光伏组件研发中心为江苏省省级技术研发中心。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04亿元,合并利润总额-12,111.25万元,同比减少17,955.89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26,217.78万元,同比增亏20,779.85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6,396.87万元,同比增加61.71%。
公司从2021年开始着手于差异化客户策略,以应对国际汽车市场和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其中汽车热系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3.21亿元,利润总额-39,698.51万元。
爱斯达克依靠以比亚迪为主的自主品牌项目顺利开拓市场并实现量产,2022年营业收入16.56亿元,同比实现上涨4.78%。实现利润总额2,124.60万元,同比下降47.58%。其次,进一步开拓商用车业务。2022年开拓了包括潍柴新能源商用车、KAMA在内的两家商用车客户,并获得潍柴新能源商用车新平台业务定点。虽然该公司主要客户通用、大众、宝马产量大幅下降,对公司销售额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由于抓住机遇,快速转型,利用本土和新能源客户快速增长,新增订单的销售有效地弥补了原有客户的销售额下降,不过受行业整体的芯片短缺、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该公司的经营利润空间被持续挤压。
埃斯创韩国营业收入16.35亿元,同比增长8.78%,主要系主要客户双龙汽车重组得以落实,产销量较同期增加,另外全球芯片短缺有所缓解,斯特兰蒂斯、美国丰田等需求同比增加,但整体不及预期。2022年埃斯创韩国利润总额亏损11,812.01万元,同比增亏5,158.92万元,主要系埃斯创韩国对eraeCS的应收款项新增计提坏账2,598.11万元。
因去年11月相关车型冷却模块开始量产,埃斯创卢森堡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0,565.39万元,同比增幅较大,利润总额亏损25,916.85万元,主要是现阶段仍处于量产项目爬坡阶段,无法覆盖人工费用及厂房租金等固定费用,同时生产要素成本上涨等因素导致。
公司光伏产业实现营业收入53.08亿元,与上年同比提高65.86%,利润总额17,291.25万元。
光伏制造与销售板块业务实现合并营业收入49.76亿元,与上年同比上升72.62%,利润总额9,875.52万元。其中:公司多晶铸锭生产实现营业收入41,247.63万元,与上年同比上升117.87%,主要是因为硅料持续涨价,公司积极研判市场趋势,并新增开展了毛利率较高的单晶提纯业务;公司光伏组件实现营业收入39.42亿元,与上年同比上升66.80%,主要是欧洲能源价格上涨,装机需求上升,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实现光伏组件对外销售约1.98GW,同比上涨约41.43%,主要系完成生产线改造,大尺寸组件产能继续提升,同时车间产能与市场主流相对匹配,出货量增加。
光伏电站板块,公司持有国内电站装机规模约350MW,较去年未发生变化,对持有电站进行精细化管理,以降本增效为主要目标,积极开拓市场,结合区域特点,制定多种电力销售模式和策略,减少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着力提升持有电站运营收益,实现持有电站整体盈利能力得到了提升。
中国汽车行业协会预测,2023年随着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的实施,将会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和消费活力,对于全年经济好转充满信心。与此同时,芯片供应短缺等问题有望得到较大缓解,预计2023年汽车市场将继续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全年总销量预计为2760万辆,同比增长3%。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全球各区域陆续颁布光伏利好政策,政策驱动促使产业需求高增,中国、欧洲、美国、印度是主要增量市场。我国明确“双碳”目标后,各地出台一系列激励方案,我国光伏市场迎来较大发展,预计2023年装机将大幅新增。美国通过《通胀降低法案》,再迎光伏利好。区域冲突叠加极端天气,欧洲目前深受能源危机困扰,更加坚定能源转型之路。从光伏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仍然围绕着供求的因素博弈。现阶段,光伏行业正经历着一个重要的转型期,产业链各个环节技术更新不断。对于光伏产业而言,技术是主导产业降本增效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围绕着先进技术产能的投产以及落后技术产能的淘汰,新技术也将长期成为影响光伏长期走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据预测,2023年随着硅料新增产能陆续释放,价格将呈下降趋势,产业链各环节利润将重新分配,将刺激国内地面电站需求爆发。组件方面,高效率、低成本是众多企业追求的目标,行业重心正在转移到更高功率的组件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计2023年182mm、210mm尺寸组件占比将达93.2%,TOPCon和异质结电池组件占比将达21.1%。
风险提示:以下对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的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围绕实现产业“高质量、高效益、高效率”发展目标,持续提升国际化经营管理水平、核心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稳健经营光伏产业,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确保产业持续稳健发展;聚焦发展好汽车热系统产业的市场开拓中心、产品创新中心,打造成为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全球汽车热系统专业化公司;充分发挥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平台作用,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优质资产并购,充分发挥产业投融资专业平台功能。
汽车热系统产业:通过中国区、欧洲区、韩国区各区域间协同合作,巩固并持续开发国际化重点客户,加强热系统各区域客户开拓,推进全球项目和其他本土客户项目的业务获取,实现客户多元化。通过紧贴全球重点客户和区域客户布局,稳健经营,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和反应速度,优化热系统全球现有的13家工厂布局及发展策略。
“十四五”期间,以中国区为主,加大新能源车空调箱、冷却模块及热泵相关产品开发力度,大力推进新能源市场订单获取,持续提升国际研发能力和产品竞争力。
稳健经营光伏组件、硅片和电站业务,针对充分竞争的市场行情,“十四五”期间重点实施股权多元化或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引入外部投资者助推产业板块健康发展。
不断提升资本运作能力,发挥好上市公司投融资专业化平台作用,策划优质资产并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航天机电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对于2022年度利润总额未达到2021年年度报告披露的计划目标的解释:详见“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随着国际政治形势的不断变化,国际间贸易摩擦存在不确定性,给公司境外企业经营和涉外业务带来一定的风险。
光伏板块,分散市场、适度调整客户结构。针对海外客户订单供货需求,公司将采取收到预付款后生产发货、多批次发货、订单均保险覆盖等措施以降低风险发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汽配板块,公司在专注国内本土项目的建设与运营的同时,将密切关注国际贸易发展态势,并跟踪主要客户公开披露的信息;重点对欧洲区公司在用工、能源、物流和海关等领域进行管理深化,及时掌握相关领域信息和数据的变化情况。
光伏板块,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技术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光伏大尺寸组件和N型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更迭,市场客户的需求不断变化,对公司产线改造升级的投入要求不断增加。
汽配板块,在全球化布局的背景下,公司新能源产品需要适应不同市场的标准与需求,技术开发、储备及管理的成效将直接影响新项目获取及市场开拓。
光伏板块,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推动光伏组件生产分步实施升级改造;着力拓展销售渠道,全面提升销售能力,以优质的产品、可靠的质量、全方位的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附加值,维护好航天光伏品牌形象。
汽配板块,公司将建立完善全球适用的技术开发流程。加强全球预研项目的立项把关,及跟踪考核;加快新能源汽配业务的技术储备及前期研发项目产业化过渡;重新明确全球研发职能定位和协同模式。
光伏板块,受供应链上下游产能不匹配,主要原材料价格巨大波动,对公司组件、硅锭新签订单,以及全年盈利水平将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汽配板块,芯片结构性短缺、原材料价格波动、客户需求变化、新车型上市等诸多因素,给公司备货计划、物流安排、资金运作等方面带来影响,可能造成企业履约风险。
光伏板块,统筹零散订单进行集中采购,根据市场行情实行月度、季度议价;充分利用集采竞价平台,取得原材料采购的价格优势;加强产品工艺改进和新材料开发,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汽配板块,制定合理备货计划,减少供应链受影响导致停产带来的损失,将总体备货量控制在风险可控范围内;对于市场紧缺的零部件,持续开发备份供应商;进一步拓宽物流供应商范围,提前预判海运市场行情走势。
热系统产业虽在欧洲主要客户开发上发挥了一定的全球协同效应,但客户集中度仍较高,导致对单一客户依赖性逐渐增加,公司议价能力变弱,现有产能无法有效利用,对公司经营带来潜在隐患。
在积极维护与现有客户良好关系的同时,持续获得全球平台业务,形成相对合理的业务构成;实施客户多元化策略,通过各区域间协同合作,推进全球项目和制造工厂所在区域客户项目的业务获取,持续开发新能源汽配产品。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比亚迪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从短期技术面看,近期消息面活跃,主力资金有明显流出迹象,短期呈现震荡趋势,市场关注意愿一般。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上汽集团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从短期技术面看,近期消息面活跃,主力资金有流出迹象,短期呈现震荡趋势,市场关注意愿一般。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航天机电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从短期技术面看,近期消息面一般,主力资金有流出迹象,短期呈现震荡趋势,市场关注意愿一般。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