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本人一直从事于车联网领域,也对接过国内外多个车厂车型项目,包括跟新势力车厂也有过产品上的接洽。所以,今天作为业内人的角度,跟大家简单分享下,我为什么看好华为造车。
我先说一点,2025年,将是一个分界线,届时会完成这一波淘汰赛,并且进入下一阶段的厮杀。到时候会有几个值得关注的点:
以上5个问题,我说两个预测:传统车企稳拿头把交椅的是比亚迪,这个好像挺明显的是吧;第二个是华为肯定会造车。
好了,下面说说我为什么看好华为,或者说我为什么相信华为,这么描述更贴切一些。
大家知道一个汽车项目的周期(立项、研发、车型上市)是多久吗?大概是3年左右,甚至更长时间。
大家知道华为问界M5用了多久就上市了吗?鸿蒙座舱的项目起点是2021年1月,而M5的发布是2021年12月23日。也就是说,从立项到发布会不到一年时间,而距离新车正式上市也不到一年半的周期。
虽然之前华为有过跟其他车厂的合作,但M5可是第一次深度合作。从需求、到设计、到开发、到交付,一年多一点的时间,这真不是一般团队搞得了的,而且还交出来这样一份堪称top1级别的成果。
说到这儿,我不觉想起了贾老师,他是真行啊,我k!真是不得不吐槽一下,好了,继续说华为问界。
智能座舱里面有一个共通的问题,就是人机交互。这么多功能,实体按钮又越来越少,全都塞到屏幕里,有的功能深藏在二级三级页面中。如何做到高效的使用和交互,答案就是语音。
已经买了问界的车主,一定会非常喜欢小艺,它的智能化、流畅度和效率,真的做到了很多车企一直宣称但并未做到的“一语即达”。当然,车机版小艺现在还不完善,也有不足,但它的迭代和成长足以值得期待。
这里面最难的是鸿蒙座舱里,整套语音方案,从硬件到软件都是华为全栈自研的,这里面涉及降噪、音区定位、ASR、NLU、NLG、TTS等一堆问题,做过语音项目的人一定能理解,这有多难。所以最开始鸿蒙座舱语音模块负责人,对于成果交付的信心度只有20%。
这里面还有个小插曲,就是2022年年初,余承东在深圳参加一场高级别的会议,当他面对多位政界领导去现场演示问界M5的语音时,出问题了,小艺怎么都无法精准识别他说出的话术。“导航到coco
Park”,一直被识别成“导航到QQPark”,老余很郁闷,表示很丢脸很没面子。而年底12月23日的正式发布会上,老余更是信心不足,害怕再次搞砸了,所以现场连语音功能都没敢演示。不过,发布会结束,他表示直接将M5放到线下门店,且全车开放,接受各界人士的体验和炮轰,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现场好几个开发工程师随时待命,带着线束和电脑,随时准备死机时重新刷机,不过好在现场没出现死机的情况。
拿语音举例子,其实是鸿蒙智能座舱落地过程的最好实例之一。因为华为有手机研发的丰富经验,很多功能其实有重合度,只不过在“移植”到车机上,需要重新思考产品的定位,包括功能层面的修改。比如语音识别,车上的场景和面临的问题要远超手机使用场景,所以当时小艺团队一边研发一边测试,沿用了之前的迭代开发模式,而且他们专门找雨雪天、坑洼路等路躁明显的复杂场景测试和调试。然后,就这么一路摸着石头过河,硬着头皮走了过来。
语音模块如此,其他功能模块也差不多,各个团队基于以往的实例和经验,一头扎进车联网领域,硬生生趟出一条路,搞出一辆完成度极高的M5出来。
除了语音等具体的功能模块,在项目管理上,华为一开始也是极度的不适应,被车厂各种diss更是家常便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鸿蒙的经验多是移动终端或穿戴设备,这类产品的项目管理与车厂项目的管理是不一样的。所以当华为接收到车厂反馈的buglist,并以敏捷的方式两天后快速发布新版本给到车厂后,buglist中记录的问题是解决了,但引申出来的新问题更多了。而且一开始总是这样,气得车厂要求他们放慢速度,要求他们充分验证后再发版。其实车厂项目,到后期测试该bug阶段,经历过的人应该清晰,一般都是一周或两周发一个版本,这期间要留出足够的时间充分测试验证才能给到车厂。
但华为其实还是以较快的速度,偏敏捷的方式在做车厂项目。虽然一开始不熟悉,但毕竟是华为嘛,他们肯定不会像其他软件团队那样做个听线,他们一定是要参与到规则制定或者说主导者那个层面的。当然了,他们干这么做,是源于自身的实力和能力,典型的,最开始做鸿蒙座舱UX主交互设计的时候,是欧洲、韩国、中国三个团队一起做,各自提案,就是采用赛马制,最后选了其中两个方案,进行融合后,就是现在我们在问界上面看到的鸿蒙座舱了。
不管是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的电动化转型,大家都已经交出了自己的试卷,而各家成绩目前这一阶段已经是一目了然了。我们单看智能座舱部分,单看鸿蒙座舱你要说它有多优秀,倒也没那么极致,但你放在众多座舱产品中一对比,基本上大家就会得出一致的答案,鸿蒙真香。
如果我们全局的来看这个事儿,把时间线拉长,你会发现除了手机、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领域的积累,华为在早些年对于芯片领域的布局、鸿蒙OS的布局,这些事儿放在一起足以说明华为的野心和实力,当这样一个团队,铆足了劲儿去打某个攻坚战的时候,也许真的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而且华为能够在车载领域,迅速占有一席之地,以问界月销几千甚至过万的成绩站稳脚跟来看,他们的成功一定有着一个更重要的隐性原因,那就是华为方法论!
你回看华为初入场时,尤其是问界产品的落地过程,他们跟车厂的配合一开始出了很多“笑话”,比如他们要求车厂像做一款新手机一样,同时要几千台样车来测试,车厂都懵了。可是当他们熟悉了这个领域的规则和方式之后,不是一味地顺从车厂,而是自己以自己那套方式为基准,调整,不断地调整,一直调整到满足车厂要求,满足双方配合的前提下,实现自己多年攻城略地所沉淀下来的方法论,向车联网领域的一次成功迁移。
也就是说华为做事儿,有着自己的一套成熟的方法论,注意它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或工具,而是已经内化成其团队骨子里的一种战略思维或者说产品思维了。
当一个人也好,一个团队也好,一旦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方法论,并且能够潜移默化的灵活运用,那么当他从事不同领域的工作时,除了短时对于新环境和基本规则的适应外,你会发现这样的人或团队,他一定是最快的从入门到精通的那个佼佼者。因为除了个人能力和团队能力这种硬实力,如果再加上方法论这种软实力的加持,那他们最终一定能释放出1+1N的超能力出来。
所以华为的入场,除了我们看得到的这一队浩浩汤汤的人马,他们真的是带着一整套方法论有备而来的。这一套不可见的方法论,是华为在2B和2C领域,历经三十多年血雨腥风的打磨所沉淀下来的。
关于电子电气架构的设计,这里不想说太多,因为说细了就太偏技术层面了。就拿这个领域里优等生特斯拉举例子简单说说吧。
时间如果回到2012年,当特斯拉Model S上市时,相信所有人所有车厂看到这样一个超前的座舱时,都会觉得很惊艳吧。纯电动轿跑,4.4秒破百,中控几乎无物理按键,只有一块17英寸的大屏幕,当时谁看了都会佩服的五体投地对吧,你别看很多车厂对其不屑一顾,他们心里真的没慌吗。我是觉得,肯定不少人心里慌得一批。
而除了外表的惊艳,特斯来在接下来对于整车电子电气架构上,大刀阔斧的全新革新,更是直到今天都让他遥遥领先。
传统汽车都是分布式架构设计,比如车灯、车门、车锁等每个零部件几乎都有相对应的控制模组单独控制,彼此之间也很少互联互通,就如同当年军阀割据一样,各自为政。你想要升级什么功能,你得去4S店,专门的人用专门的设备给你弄对吧,而且大概率还是额外收费的。最典型的,当年车上的凯立德导航,地图数据更新你都得去4S店,花钱升级数据,我k,放在今天你敢相信吗。
而特斯拉带来了一套全新的域控架构,不但大幅度减少了车上的控制模组以及物理线km),这套架构还向世人展示了通过OTA来升级硬件的能力。比如:通过OTA新增了车灯的各种闪动效果;还有一次新增了续航,就是又释放了电池的一部分能力。而且后来的Model3,更进一步的革新了架构,线km,车身按照前后左右的物理区域划分,然后通过一个中央控制器集中管理,这时候就从地方诸侯国,一下晋升到了中央集权模式,效率提升,成本降低。
华为因为还没亲自下场造车,所以对于架构方面还没有完全主导设计,所以这里就以特斯拉这位来自美国的优等生来举例了。不过我是相信,华为很快也会针对电子电气架构这块,进行大刀阔斧的改进。
汽车行业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从4个轮子+1台沙发,变成今天的4个轮子+1台电脑。可以说未来10年内,各车厂之间的差异化竞争力,除了体现在架构设计上,另一个就是老生常谈的智能化层面了。这,优势华为的强项了。
大家可以想一想,千人千面这个词儿,我们说了多少年了,场景化服务这个词儿,我们又说了多少年了。可是,到今天为止,究竟有多少人做到了呢,做好了呢?
说实话,我自己就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我对自己这些年来的成果物并不是很满意。市面上其他团队的成果也有做的不错的,但当鸿蒙座舱出来后,我才真正有一种眼前一亮,或者说发自内心佩服的感觉。我知道,眼下这一版鸿蒙座舱里华为自己的那个目标其实还很远,所以鸿蒙座舱的这一小步,也许就是华为步入车联网领域,迈向下一征程的一大步。
随着华为、小米,甚至苹果的入场,车联网领域的拼杀只会更加激烈,甚至用惨烈来形容也不为过,那作为参与者,我们唯有顶着枪林弹雨,毅然前行了。最后大家就是战场相见,用实力说话,用产品说话,用结果说话。
很期待鸿蒙座舱下一个大版本的迭代,另外,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更期待华为亲自下场造出的第一台车,我相信一定会有那一天,而且一定不会很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