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出门旅行,去故宫看看,但不会网上购票,只能跑去线下窗口,和一群老伙计们排队购票,顺便感叹原来线下窗口已经成了中老年通道;你在北京南站下车后肚子饿了,想吃饭,却在结账时面临不会线上支付,店家又没有足够现金找零的尴尬。
南站门口,年轻人都在网约车,你等了又等,终于拦住了一辆空出租车,大老远地跑到了故宫,工作人员却告诉你,只能网上预约购票,现场根本没有购票窗口,无奈之下你只能请路人帮你和故宫的院墙拍了张照片,然后一边败兴而归,一边感叹着对于这个社会,自己也被一面墙隔绝在外……
科技手段原本是为了给生活带来便利,但是今年疫情以来,不少人发现自己彻底成了“吊车尾”的角色——防疫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健康申明填报……这些疫情期间年轻人习以为常的安全便民工具,却让另一些人面临“无健康码遭遇拒载”、“不扫码不能进站乘车”,而这背后则是很多群体,难以拥抱科技、反遭科技遗弃的尴尬。
时代变了,曾经造福人类的科技进步,如今却以越来越不可逾越的“科技鸿沟”面目示人——智能设备及与之相关的一切“酷产品”,如今都滑向奇怪的境地:高额的学习成本,制造了一批“科技难民”。
如何让科技难民们脱困,如何将科技成果惠及全社会,正在成为企业必然会面对的课题。
根据2020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4.5%,但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仅为6.7%。
科技难民们别无选择,他们未必愿意新潮起来,但若不学习这些新玩意儿,不仅没可能提高生活品质,反而有倒退的危险。
象牙塔式的研究、实验室思维,无法产出真正让消费者买单的创新。谄媚年轻人的、一味追求技术创新的科技企业们,产品日渐奇技淫巧,少有关注科技难民们的需求。“‘接地气’地满足市场需求、解决用户痛点,是研发的必备要素”,在最近美的科技月期间,这句新口号倒是颇得科技与市场三昧。
“一方面我们鼓励创新,所有奖励都侧重于创新;另一方面,我们也注重效益,对已上市产品衡量效益,保证创新带来高收益。”美的集团副总裁兼CTO胡自强博士和放大灯团队分享近期“美的科技月”的表彰标准时表示。
家电可能是人们日常生活接触最多的科技产品。随着5G时代的到来,一些厂商开始盲目地鼓吹智慧家居,仿佛IoT是所有人必须获得、也必须会使用的科技成果。这些产品的创新性值得鼓励,但“易用性”却未必及格。
这类产品到底有没有实际的价值?实际上,业内很多智能家居场景依旧模糊不清——对于很多中老年人来说,他们在乎的从来不是智能与否,而是买回家的家电自己是否会用、是否好用,毕竟一群使用智能手机尚且吃力的人,想掌握以智能手机为中心的智能生态不啻天方夜谭。
在美国,一般家庭最常用的空调并不是中国已经广泛使用的分体式空调,取而代之的是国内已经淘汰窗机式空调——其被国内淘汰的原因很简单:制冷效果一般,还会因为放在窗户上会跟玻璃和窗框共振导致特别吵,并且会影响日常开窗。
因为分体式空调需要工人来安装,按照美国的人力成本,这种专业的人力服务通常需要100-200美元左右(可能要给墙体打洞,窗外操作有一定危险性等等),而分体式空调本身的价格按国内来算在1000人民币左右相当于300美元不到,相当于要花空调一半的价格来安装。
因此,当地消费者往往会选择窗机式空调,这种空调不只可以自行安装,省下一笔安装费,而且本身价格也不高,想省钱的线美元以内就能搞定。
这个时候,如果盲目地去当地市场推广技术上更为先进的分体式空调显然是行不通的,企业想要破局,只能进一步强化对市场和消费者的研究,推出具备创新性卖点的本土化产品。这也恰好是美的集团在全球市场做对的事。
据放大灯团队了解,目前美国电商窗机TOP1机型来自美的推出的一款全新U型变频窗机。该产品成功就成功在,在了解当地市场后,其创新地打破了窗机品类长达数十年来不变的陈规,帮助消费者重获“窗户自由”——用户不仅能自由开关窗户,还可以把空调运行的噪音隔绝在室外,并且简易三步便能完成安装。
正是凭借对当地市场用户需求的洞察,美的集团目前海外销售占比40%以上,产品出口至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及地区。“我们希望通过中国市场的体量和技术的发展,来支撑我们到海外去的能力,国内有的东西、国内的创新都能够被带到海外,做到科技成果在全球的普惠。”胡自强说。
如今,科技厂商们习惯在科技产品身上插上琳琅满目的标签,其中又以过度强调“智能”者为最,但“智能”未必是大众家电的第一品质,接地气的“易用”才是。
对家电厂商来说,物联网最多算个技术手段,而不该是基本属性。“家电产品归根结底还是要满足人的最基本需求,这是最基本的。”胡自强对放大灯团队表示,在美的看来,消费者对于家电最基本的需求是便利性,“要先把便利性问题解决了,再去解决舒适性、体验感、健康等问题,最后在解决趣味性、怎么让人用得开心等情感的问题。”
在胡自强看来,智能化与否,也应该是由用户群体的需求决定的。例如城市里相对收入比较高的白领,有感情的需求、有更多社交要求,就需要配合智能化的产品去让他社交,但是,有一些人群实际上不存在这样的需求,他们的需求更多是在满足口感、满足舒适性、满足基本性能上。
历史上,大部分一味追求自我感动创新的科技公司,无一例外地都失败了,而针对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来产出产品,才走得更远。一家聪明的科技公司,会为了方便消费者甄选,甚至把不同产品线划分为不同子品牌,满足不同群体需求。
可以说,对科技产品最高褒奖是“易用”,遵循易用哲学的产品,才能让技术真正产生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