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中,是名气最大的一个。不过论资历,他比不上另一位上将傅钟。
战功赫赫,但脾气不好,甚至有点排挤人。他和傅钟上将,虽然没有多少交集,关系却处得很差。
1967年的一天,两位上将在北京见面了。傅钟主动上前打招呼,却发了好大的脾气,说:“我想一脚踹了你。”
十大元帅中,朱德资历最老,1922年11月入党。十大将中,陈赓资历最老,比朱老总晚入党一个月。一向幽默的陈赓曾说:“第一年有党,第二年有我。”
那么在57位开国上将中,谁资历最老?正是我们本期的主人公傅钟。他1921年就入党了,他虽然名气不算大,却是旅欧中国少年的创始人之一,周总理、都曾是他的下级。
傅钟,四川省叙永县人,出生于1900年。傅钟是富农家庭出身,小时候不愁吃穿,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五四运动中,傅钟投身,积极寻求救国的办法。
1920年,傅钟决定到国外看一看,正好蔡元培在组织中国学生前往法国勤工俭学,他也报了名。
同年12月,傅钟乘坐邮轮从中国出发,前往法国马赛。和他一起同行的,就有周总理。傅钟到法国后,在法国最大的钢铁厂克鲁梭钢铁厂做工。这里是华人劳工聚集的场所,厂里华工有1万人,赵世炎、、等人都在这个工厂工作过。
在法国,傅钟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决定投身革命。1921年冬,傅钟加入,,同时组织创建旅法小组,也就是著名的中国旅欧支部。可以说,傅钟是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而且是海外组织的主要领导人。
在此期间,傅钟领导过多次中国学生的情愿运动,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他多次前往巴黎出席党的会议,赵世炎、陈延年、周总理都是他的好友。
1925年,傅钟连续两次当选中国旅欧支部书记,周总理、等人都是他的下级。也是在同一年,五卅惨案爆发。消息传到法国,傅钟怒不可遏,领导学生和华工在中国驻法使馆门前示威。
不过也因为这件事,傅钟、等人被迫离开法国。当时陈乔年在莫斯科领导组织工作,邀请傅钟等人到莫斯科去。傅钟到莫斯科后,进入中山大学学习,和蒋经国、左权等人是同班同学。
1929年底,傅钟从中山大学毕业,准备回国参加革命斗争。一次散步的时候,傅钟偶遇周总理。周总理听说他要回国,十分不舍,但还是鼓励他:“好啊,你在海外十年了,国内正需要你们去斗争呢!”
1930年傅钟回国,在上海中央负责兵运工作,完成了组织赋予的任务。不过傅钟也有出错的时候,一次,他将党的拿给下属看,犯了政治和组织上的错误。此事虽然没有造成后果,但傅钟还是因此背上了处分。
傅钟也深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向中央作书面检讨,写道:自己脱离实际生活太久。中央考虑到他的情况,于1931年夏,派他到鄂豫皖苏区工作。
在鄂豫皖苏区,傅钟开始从事政治工作,担当过几个重要职务,比如苏区军委政治部秘书长、红12师政委。红四方面军挺进川陕后,傅钟任政治部副主任,成为四方面军几大巨头之一。也是从这时起,他“政治部副主任”的头衔再也拿不下来了。
1935年初,红四方面军踏上长征之路,于同年6月与红一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
这一年的傅钟35岁,也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他对毛主席非常崇拜,还专门腾出自己的房子给毛主席住。
两军会师时,傅钟也和周总理、两位老友重逢了。得知周总理生病,他焦急万分,找来一匹能驮着周总理走的骡子。的战马死了,他又送给一匹战马。日后提及此事,感慨说:“傅钟送给我三件宝贝,一匹战马,一件狐皮大衣,一包牛肉干,过雪山顶了大事啊!”
另外在会师之初,当萧华率领红一军团机关及直属队抵达会师地点时,傅钟发现他们没饭吃,做通红四方面军将士们的工作,送给萧华他们一个营的粮食。
后来,傅钟被张国焘裹挟南下,傅钟和朱德、统一战线,反对张国焘的分离活动。张国焘想拉拢他,让他主管“中央组织局”,他不为所动,予以拒绝。
红军抵达陕北后,傅钟被毛主席委以重任,出任红军大学政治部主任,协助校长林总工作。上任之初,毛主席特意指示林总:“对傅主任毫无保留,什么话都可以讲。”
当时的红军大学情况复杂,有许多来自红四方面军的学员。许多人看不清张国焘的本来面目,对中央的决议有所怨言。面对这一复杂情况,傅钟现身说法,用大量事实说明张国焘的错误路线,并亲自给学员们做工作,让学员们摆脱了张国焘事件的影响。
1938年,傅钟重回一线工作,接替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此后他长期奋战在太行山区,协助朱老总、彭老总工作,是我党最优秀的政工干部之一。
1945年的七大会议上,傅钟作了长篇发言,回顾了红四方面军的光荣军史,反对山头主义。第二天,毛主席肯定了傅钟的发言,说:“傅钟同志讲了一篇很好的话,我全篇赞成。”
1948年5月,傅钟抵达西柏坡,见到了周总理。总理热情地跟他打招呼,又问他:“见了主席没有?”
傅钟摇摇头,说担心毛主席公务繁忙,没时间谈话。总理给他出主意:“明天可以去,不要谈严肃的问题,说说笑笑。”
第二天,傅钟见到毛主席的时候,主席很高兴,请傅钟代他向傅钟妻子刘筱圃问好。原本毛主席撤离陕北时,刘筱圃送来一些豆豉,给毛主席解馋。
在接下来的谈话中,毛主席一语双关问傅钟:“我们进关了,离咸阳还有多远?”
毛主席点点头,分析了刘邦和项羽的不同之处,指示傅钟告知进关的将士,要“约法三章”。
建国之后,傅钟任解放军总政部副主任,协助罗荣桓工作。1955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他不显山不露水,却是57位上将中资历最老的。
1967年4月的一天,傅钟接到中央同志,前往北京参加一个会议。根据会议流程,这次大会要举行三天,秘书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傅钟的各项安排。
傅钟正在看文件的时候,秘书进来了,问:“这次将军也在北京,要不要跟他见面?”
不过到了北京,傅钟在朱老总的安排下,还是和见面了。会议间隙,朱老总把傅钟拉到一边,给他提意见说:“当时你完全拥护党,但对的态度过了。你跟他握个手,这件事就翻篇了。”
傅钟听朱老总的话,找到,主动跟他打招呼。可脸色铁青,忿忿地说:“我真想一脚踹了你。”
傅钟一下变得很尴尬,不知如何是好了。按理说,傅钟以前是的领导,在红四方面军如此,红军大学也如此,为什么对傅钟这么大意见呢?
说起来还是因为张国焘的事情。当时在陕北,中央批判张国焘的时候,一些将问题扩大化,不少红四方面军将领受到牵连。
是个暴脾气,在红军大学大闹一场,还私下联系战友,准备回大巴山打游击。不过因为王建安的举报,没来得及跑就被抓了起来。
犯的是重罪,延安成立了最高军事法庭,审判。当时傅钟是检察长,还是案件的公诉人,他向毛主席建议,枪毙。
最终毛主席网开一面,放了。可因此记恨上傅钟,两人互不来往。建国之后,傅钟在总政工作,是大军区首长,两人很少见面,疙瘩一直没有解开。
1967年北京开会,朱老总当和事佬,希望二人冰释前嫌,安排了这次见面。可看都不看傅钟一眼,甚至扬言“踹死你”。
傅钟气得扭头就走,连忙拦住他,哈哈大笑说:“你看你这个傅老头,还真生气了。当年你要一枪毙了我,我都没生气,如今我说踹你一脚,你反而生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