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台窗式空调长什么样?火灾机器人如何代替人类上“毒山”下“火海”?成果展里还藏有哪些“黑科技”?12月18日,安徽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科技创新成果展将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
十大展区,总面积2.3平方米,七天里,一大批浓缩着安徽科技创新领域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科技创新产品将在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主展馆悉数亮相。
12月17日,探馆记者在成果展现场收到了一份来自未来的“邀请函”。接下来,请跟随记者的脚步,带上这份邀请函,透过安徽科技领域的“奇珍异宝”,去窥见一段段历史和未来的世界。
在主展馆内,陈列在展台上的一件件“老古董”正是安徽省40年科技创新发展的生动缩影。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家里能有一台空调是一件稀罕事儿。可你知道吗,当年畅销于市场的窗式空调来源于“安徽制造”。
在科技创新成果展序厅,一台老旧的窗式空调静静地摆在展台上,这个已经四十多岁的“老家伙”正是中国第一台窗式空调。
1974年,就在五里墩立交桥下,合肥天鹅空调器厂成功地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窗式空调。“窗式空调也是空调产品中的一种,和我们现在使用到的空调产品差不多,只不过这种可以放在窗口上使用。”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道。
当年,窗式空调进入市场销售后,成功将空调从军用扩展到民用,开启了中国窗式空调的先河。
如今,我们可以轻松地坐在电脑前看视频、购物、听音乐,微型计算机的出现让人们的生活及工作都有了革命性的变革,而这一切,还是归功于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的诞生地—合肥。
1976年底,全部国产化的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在合肥研发成功。第二年的4月,该机演示成功,并在稻香楼举行了庆功宴,从此揭开了中国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据了解,该机由安徽无线电厂、清华大学和四机部六所联合研制,取名DJS-050机,050微机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是目前世界上流行的PC机的雏形。它的诞生让中国人第一次听到了“微型计算机”的名字。
当记者戴上这副眼镜,走向展厅前的阶梯时,很明显地感受到一股电流经过大脑传入耳朵,与此同时,耳中也会出现行人爬楼梯的声音。“我们这款产品叫视氪盲人视觉辅助眼镜,眼镜主体模组分为3D摄像头、姿态角传感器及骨传导模组。”该展区负责人梁灿说道。
梁灿告诉记者,这款眼镜的Realsense 3D摄像头与IMU姿态角传感器负责对3D图像的采集与信息的深度处理,通过与主机连接进行信息的处理、图声的映射和语音合成,最终传至骨传导模块进行语音导航。
障碍物检测、通路检测、台阶检测、洼坑检测、楼梯检测和上下坡检测,检测精度达到3CM,同时提供精准定位导航功能,视觉辅助眼镜的普及,让视障人士可以“听”见世界的声音,触摸世界的美。
在智能机器人展区,一款“铁汉柔情”的小型消防灭火机器人憨态可掬。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哈工大机器人(合肥)智能装备双创基地研发的小型消防灭火机器人。作为机器人中的“硬汉”和“特种兵”,小型消防灭火机器人一出生便注定要承担起人类难以完成的救人救灾任务。
据介绍,小型消防灭火机器人采用履带式双摆臂结构,由机器人本体、消防水炮、智能云台、火源识别仪及控制终端等模块构成,可在空间较为狭窄的易燃易爆、有毒、缺氧、浓烟等灾害事故现场进行数据采集与消防灭火。
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款产品具备防水防尘功能,适用于石油化工、地下管廊、隧道等人员不易接近或空间较为狭窄的火灾现场。它运行速度快、续航能力强、可自动降温。”
“大家好,我叫小安,来自2050年,现在通过超时空电话和你们通话。”在未来展区,一位来自2050年的美女机器人小安出现在大屏幕上,正与观众实时互动,进行来自未来的时空通话。
“这里是‘安徽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科技创新成果展’现场,很高兴和你通线年创新安徽是什么样的吗?”记者跃跃欲试与小安对话起来。
小安温柔地对记者说,坚持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持续推进人才发展体制和机制创新,构建现代化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安徽成为人才辈出、人才向往、人才汇聚、人尽其才的人才高地,为建成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2050年的安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力、产业竞争力、文化软实力、生态吸引力跻身全国强省行列。
来自中科大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的学生志愿者柏江竹参与了这场“时空对话”的策划设计,他告诉记者,与小安的这场对话运用了AR技术,让市民们有与真人对话的真实感。除了与小安的这场科幻对话之外,未来展区还包括了交互式投影长廊、全息展区和沉浸式体验区,全面展现2020年、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的安徽探寻未来安徽创新发展的全新面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