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诟病不环保的快时尚品牌近年来陆续推出“旧衣回收项目”,但回收的衣物最终去向何处?品牌可能没有真正履行其环保承诺。
6月13日,瑞典媒体Aftonbladet发布了一份关于H&M回收衣物去向的调查报道。据报道,这些二手衣服并没有达到H&M的回收承诺,而是被运往不同地方,有的打包出售,有的则被填埋或焚烧。
据最新消息,H&M集团首席执行官HelenaHelmersson在脱口秀节目中否认了这一指控。她承认这是行业内的普遍问题,但明确表示与H&M无关。由于该公司与合作伙伴建立了回收机制,因此没有发生任何衣物被倾倒或焚烧的情况,并要求媒体向负责任的回收合作伙伴追究责任。
H&M供应链负责人HarshaBammanahali也通过电子邮件书面回应:“H&M集团强烈反对将衣服变成废物,这与我们创建更加循环的时尚产业的工作完全背道而驰。”
据悉,H&M是第一家推出全球旧衣回收计划的时装公司。自2013年起,它在世界各地的门店启动了回收项目。在H&M瑞典站官网上,该品牌声称与纺织行业知名可持续发展合作伙伴I:Collect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对二手衣服进行专业分类、修复和再利用,以延长二手衣服的使用寿命。产品。
但Aftonbladet的研究报告发现,他们追踪的10件服装没有一件能够进入I:Collect的分拣设施进行适当处理。
如今,全球各大服装巨头纷纷推出旧衣回收项目。消费者善意地捐赠旧衣服,希望二手衣服能够被有需要的人重复使用,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事实往往与此相矛盾。
在Aftonbladet的研究报告中,瑞典斯德哥尔摩及其周边地区的8家H&M商店的回收箱中捐赠了10件衣服。这些衣服都附有GPS追踪器,通过蓝牙技术追踪它们的最终行踪。
追踪数据显示,其中三件服装被运往贝宁、南非及国外,这些国家都是二手服装主要进口国,纺织废弃物污染问题严重。
又有两件衣服被送往罗马尼亚一家二手服装进口商的仓库;两件衣服被送往国外和波兰的纺织厂,预计在那里被磨碎并制成纺织纤维以供再利用;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任何信号更新,可能仍在海上。
根据追踪数据,这10件服装被运往当地不同地区。来源:Aftonbladet
为了获得更多线索,媒体亲自前往贝宁科托努,联系当地的二手服装进口商。据商贩介绍,这些二手衣服被包装后销往当地市场或走私至邻国尼日利亚,而未经挑选的衣服则被丢弃、倾倒和焚烧。
在贝宁科托努的二手服装市场,来自西方国家的数百万件二手服装成为市场上的主要商品。当地供应商表示,H&M等快时尚品牌是最常见的服装之一。
对于很多欠发达地区来说,买新衣服是一件奢侈的事,但来自世界各地的二手衣服既便宜又时尚,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服装需求。
但这背后,二手服装交易已经形成了一条盈利的产业链,而幕后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批发商。批发商在港口收到货物后,将其转售给当地市场的经济经营者。经过几次提价,这些衣服以比进价高出许多倍的价格出售给公众。
更严重的问题是,这直接扼杀了当地纺织工业的发展和进步。当地纺织企业纷纷倒闭,数万人失业。尽管邻国尼日利亚已通过立法禁止进口二手服装,但仍有大量服装走私进入当地市场。
“一旦人们尝试过便宜又时尚的衣服,再禁止二手衣服交易就不可能了。它只会鼓励更多的人想办法绕过壁垒。”外国经济学家PietraRivoli教授曾在《一件T恤的全球经济之旅》中撰文。
Aftonbladet还在贝宁当地海滩发现了大量丢弃的衣服。这些衣服因质量问题已经没有二次利用的价值。此外,该地区没有足够的垃圾填埋场或焚化炉。大多数丢弃的衣服直接扔在路边。和海滩。
这些衣服堆积在沿海山区,被海水浸泡甚至腐烂,形成“垃圾山”。用于服装的不可生物降解的合成纤维仍然造成严重的空气、土壤和水污染。
这份调查报告发布后,立即在网络平台上引起大量关注,但遭到了H&M官方的坚决否认。
据外电报道,到2023年6月,H&M每年将生产30亿件服装,其中只有约10%会被回收,其余的则运往二手服装主要进口国加纳。国外非盈利组织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曾表示,由于设备和技术等因素有限,时装公司在其店内回收的服装中,只有不到1%会用于生产新服装,而大部分都是和旧衣服混在一起的。垃圾桶、线上回收平台等渠道联合起来,废旧衣物进入全球二手衣供应链,运往加纳、国外等地,严重影响当地生态环境、经济和劳工权益。
由于从世界各地运来的二手衣服已经超出了当地市场的容量,智利沙漠成为了这些二手衣服的最终目的地。
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快时尚垃圾的聚集地。由于滞销、入住率低,每年有数万吨快时尚服装转运至此,成为一个大型露天“快时尚垃圾场”。
一些贫困的当地人也会在这些废弃的垃圾中寻找自己和家人可以穿的衣服,或者可以转售的衣服。
快时尚品牌通过垃圾填埋、焚烧等方式清理库存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早在2018年,丹麦电视频道的一项调查发现,H&M自2013年以来已在丹麦焚烧了60吨滞销服装,平均每年约12吨。
从海滩到沙漠,从垃圾填埋场到直接焚烧,快时尚垃圾不断恶化生态环境,成为当代环境的一大公敌。
传统服装行业的上新周期往往只分为春夏和春夏,但快时尚品牌全年甚至可以分为52个“微季节”,每周推出新品的时间更短时尚周期不断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海外《卫报》将ZARA、H&M等引领的快时尚消费风潮称为“McFashion”,意为像麦当劳快餐品牌一样到处生产和销售廉价、快速、时尚的服装。
当然,这种周转速度快、出货规模大、价格低廉的竞争优势使得快时尚行业的商业模式迅速流行起来,而较短的试错周期也让他们更容易掌控消费者的喜好,持续爆品。产品。产品。
据行业数据显示,现代服装的寿命为2至10年,西装、夹克的寿命约为4至6年,而衣服、T恤衫的寿命只有1至2年。甚至有调查数据显示,国外不少快时尚品牌每件衣服只穿了7次就被扔掉了。快时尚行业已将服装从可持续产品转变为消费品。一方面,它让时尚变得更加民主,让更多的人买得起时尚,但另一方面,它也直接缩短了衣服的生命周期,消耗了更多的资源。
有研究表明,时尚产业已经是仅次于石化产业的全球第二大环境污染产生者,特别是在生产和处置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物排放和污染。
以廉价实用的牛仔裤为例,牛仔裤的生产需要经过染色、织造、印花、缝制、水洗等复杂的工序,尤其是仿染、水洗工序,对水资源的浪费更大。
发明牛仔裤的服装品牌Levis曾对其产品“从摇篮到坟墓”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估。他们发现,一条501系列牛仔裤消耗了3,480加仑的水,从棉田到棉织物再到洗衣机。直到那时,他才意识到牛仔裤的环境风险,并开始升级工艺。
更可怕的是,各种牛仔产品的染色过程中使用了约2500种化学物质,无疑对当地的供水和当地居民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素有“牛仔之都”之称的广东省新塘镇,曾因牛仔行业的化学污染问题而引起全球关注,不断破坏公众对时尚产业的认知。
因此,快时尚品牌近年来不断更加关注环保,希望扭转舆论风潮,维护自己的品牌形象。
以环保新材料的创新应用为例,虽然海藻纤维等技术的环保特性已被明确,但由于生产线更换成本较高,企业出于成本考虑往往不会广泛替代传统材料。
一位新材料厂商曾向36碳素表示,竞争激烈的服装行业从价格上来说还比较年轻,很多品牌在改变材料技术路线时都会非常谨慎,大规模采用还是有难度。
许多品牌也开始了回收工作,但这是一项更加复杂的工作。由于成品服装是由不同的纱线、纤维、金属、塑料等混合物制成的,回收意味着有效地分离这些材料,这必定是一项困难且耗时的任务。
对于一些品牌来说,更难逃脱“洗绿”的嫌疑。以H&M的旧衣回收项目为例。消费者只要将衣服带到店里回收,就可以获得15%的优惠券,购买正价产品。
这种机制是有争议的:H&M在回收旧衣服的同时,却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衣服。本质问题没有解决,反而会加剧过度消费的趋势。种种环保花招的背后,依然潜伏着快时尚品牌的消费主义陷阱。
此次瑞典媒体曝光的H&M二手衣去向,让环保与快时尚的对比更加鲜明。H&M作为最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快时尚品牌之一,再次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难免让人怀疑快时尚品牌的环保更多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营销活动,甚至是打着“洗绿”幌子的污染元凶。
引领了无数潮流的快时尚行业,也在信心危机时期“跌落神坛”,未来将成为更多人审视的对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