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丹江口大坝前右岸城区的武当云谷大数据中心,两栋拔地而起的楼房在蓝天白云映衬下分外醒目。
“在丹江口市建成的“武当云谷”是湖北首个水冷大数据中心,“点水成金”成国内高效节能典范。武当云谷大数据中心的324个机柜,用空调降温每天需要2000度电。而丹江口水库丰富可持续的深层冷水常年在13摄氏度以下,通过供水管道引入大数据中心,以板式换热器与数据中心内部循环水冷热交换,达到降温的效果,可以节能15%。
清清汉江河,碧波欢腾流,丹江口大坝巍然耸立。在大坝右岸,源源不断的汉江水资源,吸引了武当云谷大数据中心在此建设。2021年8月23日,“武当云谷”开工仪式在大坝右岸汉江集团原砖瓦厂区域举行。
如今,在坝前右岸城区的武当云谷大数据中心,两栋拔地而起的楼房在蓝天白云映衬下分外醒目,一个绿色算力数据中心强势崛起。
这些天,武当云谷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副经理张涛正忙着与有关部门密切洽谈。原因是,一个重量级的 AI智能算力项目将落户“武当云谷”。
占地700余亩的武当云谷大数据中心,由武当云谷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5亿元建设。在这里,分布着6栋数据中心、1个展示中心,总机架数约1万架,预估可容纳100家互联网企业入驻。“武当云谷”规划建设可容纳20万台服务器的大数据中心,分两期实施,一期投资约3.2亿元,建设两栋数据中心,机架数约1500架,可容纳3万台服务器。一期项目2021年11月开工建设,2022年6月建成运营。
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可实现产值51亿元,税收两亿元,可带动数据中心运维、相关数据增值及衍生业务人员等200余人就业。
良好的生态,在十堰已经成为招商的金字招牌。“点水成金”“点木成林”……一个个生态产品正在变成真金白银,为十堰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2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武当云谷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受邀参加第十七届中国 IDC产业年度大典。盛典中,该公司向广大业界同仁及大众推介武当云谷大数据中心。这是武当云谷大数据中心投运后首次在国家级平台亮相,并在盛典中喜获2022年度中国 IDC产业“绿色算力数据中心”奖项。
“武当云谷大数据中心的324个机柜,用空调降温每天需要2000度电。而丹江口水库的深层冷水常年在13摄氏度以下,通过供水管道引入大数据中心,以板式换热器与数据中心内部循环水冷热交换,达到降温的效果,可以节能15%。”张涛生动形象地给记者打比方,“武当云谷”以丹江口水库40多米深层冷水降温,采用100%清洁绿电。
武当云谷大数据中心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汉江集团与地方政府共同推动绿色新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致力于打造全国最绿色、节能数据中心及鄂西北最大数据中心,项目建成后将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服务项目建设中,丹江口市实行“五证同发”,签约到开工一个月内完成;打造涉企保证金最优县市,列入省先行区试点;以“金融链长”+主办银行贴身服务,实现低碳融资整体授信1.7亿元,5年中长期贷款;十堰市首个单体竣工联合验收项目;惠企资金免申即享。
“流经数据中心后,水温一般会升高3到6摄氏度。地方政府计划进一步利用流出数据中心的温水,招商建设游泳馆,最大程度地利用资源优势。”武当云谷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经理程学刚介绍说,丹江口水库如同一个天然冷库,而流经数据中心的水,通过物理升温对水质没有任何影响,项目建成后年用电量可节约8000万度。
随着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已然成为国家基础战略资源和核心资产,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经过详细的前期调研和考察,汉江集团将目光投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把武当云谷项目作为发展新业态的重要抓手。
“瞧!这个管道是通往武当云谷的取水管道,项目一期年取水量可达467万立方米。在取冷冻水供冷时,仅取冷水中的冷量,不耗水、不产污,退水全部复归汉江,退水口以下河段水量基本没有变化。”张涛介绍说,武当云谷作为全省首个水冷大数据中心,是国内全自然冷却、利用可再生能源最节能高效的新一代数据中心典范,为十堰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武当云谷大数据中心是汉江集团重点建设项目,在湖北省《数字经济强省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中被列为重点,已成为湖北省绿色大数据中心的行业代表和前沿阵地,并将致力于打造成为“鄂西北地区规模最大、最绿色节能的数据中心”。
大数据遍布新型智慧城市的方方面面,同时也成为了新型智慧城市各个领域都能够实现“智慧化”的关键性支撑技术。
我市如何进一步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十堰城区可依托黄龙滩水库低温水资源,引进企业建设大数据中心。”市委政研室财经科科长权宗高认为,要着力推进武当云谷大数据中心建设,构建全产业链大数据资源整合和分析平台,打造大数据及云计算服务品牌。(文、图/记者 朱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