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还出现了部分网友记错了,把我记成了无脑抵制电辅热的观点作者,还被某些打着辟谣实际造谣蹭热度的给黑了,还有,我都没提你,如果你继续引用我内容,证明你就是无时不刻在监视我,时刻准备蹭我热度。
简单说,电辅热还是历史遗留问题,主要还是以前r22时代制热效果差的问题,现在新的空调依然沿袭了原有的设计,所以保留的电辅热,但是国家规定室外温度高于0度时,不可以启动。
我的回答是,有,而且我国开始煤改电政策之后,大力倡导节能制热,催生了一大批国产品牌制造靠谱高效的制热空调。
等等还有很多,基本都是额定-20度时制热量3kw,和4kw两种规格。(室外7度时制热量基本都翻倍)
都采用了大压缩机,大换热器,喷气增焓技术,保证了低温下仍然有良好的制热性能,基本上大品牌一点的额定制热量40的机器,外机都是3p空调大小,重量都是40kg以上。
感觉你提这个问题,也是爱好者,给你分享我之前拆的讲解美的和格力的低温制热机的喷气增焓的原理视频
耐寒的制暖技术:空调制暖有效利用了自然的力量,运用小能量搬运大热量,这种技术叫做“热泵”拥有更强的环保和节能性能。热泵制暖运用冷媒的搬运热量的能力,降低冷媒的压力,从寒冷的室外空气中获取热量,在经过压缩使冷媒升温,向室内释放热量,从而达到取暖效果。在标准工况下,通常使用1份电能,可以搬运至少3份热量。不仅仅是节能省电费,而且降低发电时产生的污染。(也希望我国能多开发环保发电设施,我国目前还是火力发电为主)同时也无需额外采购取暖设备,一台空调全部搞定。既环保,又节能。
,一台空调在制热时更能体现整机的性能,尤其是考量压缩机吸气能力和电子膨胀阀的配合。并且这几年国内的空调行业也在逐渐重视空调制热的问题,知名厂家也都纷纷亮出绝活。大部分的老式空调,在室外0度时候基本就吹不出啥热风了。而制热强劲的空调,在制冷时也会有更加优异的表现。那么为啥很多空调制热不行呢?
通过改变室内机室外机配管中的“冷媒”压力,让其从液体变为气体,随着形态和压力的变化,吸收和释放热能,将室内或者室外的能量进行搬运,周而复始。随着冬季室外温度的降低,从室外获取的热量就更加困难,这也是为什么空调冬季制热一直是难题。
1位于室外机的压缩机,是空调的核心部件,将冷媒加压成高温高压,送往室内机,对于优秀制热的空调,它的性能明显影响制热效果,
主要体现于吸气能力的方面,压缩机就如同水泵,冬季就好比井里的水特别深,就要有更强的吸力才能把水抽上来,目前公认的是涡旋压缩机好于双转子好于单转子。日本的寒地空调基本都是双转子和涡旋。通常高效制热的空调,压缩机都会“大一号”
2室内热交换器,由铜管和翅片构成,内部流动高温高压的冷媒。给室内释放热能,冷媒在这里从气体变成液体。然后冷却送往节流装置和室外机。现在基本都是内螺纹铜管,增大换热面积,通常能效等级越高相对内机交换器体积也越大,现在不能单纯用铜管根数来恒量了,三菱电机是加粗,但不增加铜管根数,而富士通是变细,增加更多根数。基本看冷媒重注量还是比较有意义的,换热器空间大,需要的冷媒量也就越多。
3节流降压装置,低端机是毛细管,在制热时通过单向阀,再次进行节流。高端机都是电子膨胀阀,主要起到节流和降压,是制冷剂(液体)从高温到低温的过渡点。采用毛细管的空调(微经节流等),冬季基本低于-7度时,就很难在吹出热风,低于-15度时,基本没有作用。电子膨胀阀好比家里的水龙头,一般都有500个级别进行细微调节,精确控制冷媒流量,这个部件工作原理非常简单,但是要精确控制,可不是简单的事,粗略的说下,不仅考虑压缩机频率,(频率高,开的大)还要考虑室内外环境温度(温度高开的大,温度低开的小)还有运行效率(开的越小,效率越低)等等,是一套非常复杂的算法。
4室外热交换器,也是铜管和翅片组成,低压低温的冷媒在这里从液体变成气体(要比室外温度还低)吸收热量。功能和室内热交换器相同。在冬季制热时由于换热器温度比室外温度更低(低于0度时),就会结霜,结霜将会影响换热能力,就要进行除霜运转。
5四通阀,使用该装置进行冷媒循环逆转,从而达到制热的效果。压缩机本身并不能反转,而是靠这个部件进行转换的,这个部件制热时是长期通电吸合的状态,很多国产喜欢在这些小部件上节约成本,这东西也是比较容易出现故障的,基本出现故障的表现就是串气,效果差,咕噜咕噜响。
关于冷媒也就是制冷剂,它的特性是温度越高,压力越大,温度越低压力越小。给冬季制热又增添了难题。
目前国内大部分变频空调采用的是r410a,这是一种假共沸的冷媒,(排气温度高于传统的r22,制热效果略好,压力是r22的1.5倍)由r32和r125各50%组成,r125本身也是灭火剂,r32有微可燃性,为了保证安全所添加的,但是r410a给大气带来的温室气体效应也非常高,对于整体环境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破坏能力的。也属于过度型冷媒,能够让厂家和技术工人熟练应对。
:r410a为假共沸,其中r32沸点更低,如果空调出现冷媒泄露的情况,两者混合比例将发生变化,r32会先漏走,发生泄露时务必查清漏点,在追加。空调效果不好,不要随意加氟。在一些少部分极端案例中,液管堵塞气管泄露,在空调工作和收氟时可能由于吸入过多空气,而导致压力过高而爆炸。必须引起注意,同时不要自己或者让维修工人使用小罐冷媒,小罐冷媒90%以上都是杂牌,质量无法保证。查清漏点在追加也是为了自己和子孙后代着想,降低温室气体效应。
现在日本全面和中国格力美的分机型已经开始使用R32冷媒,这种冷媒综合效率更高,充注量和大气潜热也更低,更加环保,同时由于r32本身特性,排气温度也更高,冷媒为微可燃,不少国内厂家已经开始批量生产家用机,在内机连接纳子上进行了加固,保证了冷媒在室内不会泄漏和安全性。
我们通过上面的“学习”了解到要想制热,冷媒必须在系统内循环,不断转换形态从而吸取和释放能量。但是制热和制冷不同,平时制冷时室外和室内温一般相差10度左右,但是制热,则相差较多,所以首图的零下18度,室内25度是一个比较难以达到的温度。温差达到了40度,由于低温的影响,冷媒的压力也变得很低,从室外获取热量也变得极其艰难,
(压缩机比作水泵,冷媒比作水,温度越低井里的水越少越深,水泵工作时又需要水来冷却。)冷媒在室外机难以蒸发吸热,吸回的冷媒量不足加上压缩机连续高速运转又会导致没有足够冷媒导致过热停机。所以低温制热一直是一个难题。
吸气困难,就让吸气能力变强,最直接的就是换排气量更大的压缩机,同时减小部件之间的精度误差,用更强的能力来完成相同的工作,就会变得容易许多,这也是大部分日系家用空调的解决对策。例如三菱电机1.5p zhj机型就用了更大排气量的双转子压缩机达到了13cc,三菱电机一般1.5p机型9cc,(该压缩机也被用在了2.5p的空调上)一般双转子压缩机都被用在2p及以上的机型,更强的动力来获得更好的吸气效果。日立1.5p gvp机型则采用的是涡旋式压缩机,这种压缩机和转子式压缩机结构不同,自身特性就具有更强的吸气能力,来达到更好的吸气效果。
这是三菱电机FD系列产品在日本的制热上使用的技术,日本也很注重寒地空调的品类。
其中第一点就特别强调了压缩机排气量问题,同时日本空调官网也都会公布压缩机功率参数。
这种技术较多应用在大p数中央空调中,达到类似二级压缩的效果。冬天吸气不是比困难么,那我就增加一个回路,分出来一部分气体冷媒送往压缩机,增加冷媒的循环量,相当于其中一部分冷媒从室外获取热量,而另外一部分冷媒是配合工作(从室内散热之后就回到压缩机),通过气液分离器给压缩补充一部分气体,让制热能够正常运转。这种做法国产家用空调是比较常用的,比如海信VVI喷射,美的喷气增晗,格力双极增晗这几种都是同一种技术手段实现的低温制热,这种方式不如第一种效率高,日本家用空调不用这种方法。
以往,记住是以往国产空调制热确实不够给力,就会在内机增加个加热管,而加热管的效率最大也就是100%,跟热泵没法比,那时候还都是定频r22时代,确实国产空调制热能力稍差于合资空调,为了达到凑合用的制热效果,就在内机增加了电加热管,来勉强满足冬天制热需求。(一直被合资的笑柄)而现在即便是高端的国产空调仍然带有该装置,也算是继承历史了,并且在室外0度以下时候也能增加制热效果,国家也规定电辅热装置,在室外零度以上不允许开启。当然了,我是直接把电辅热插头拔掉
蓝心提示:现在带有电辅热是国产空调的传统,并不能说明制热好坏,制热好不好,要看【制热量】!制热量不够,就是不带电辅热也白费。所以带电辅热就是垃圾的理论可以歇歇了。也建议国产空调品牌取消在一级能效高制热机型上的电辅热,有这个就会被吐槽。
商品介绍中都会有写能力范围,但某些电商可能不标注,去换个电商找自营的基本都会写。如果觉得数据不准,可以打品牌400要求发送说明书,都会有详细参数。
这个是前一段时间很火爆的日系“物美价廉”空调1p机,外观简洁美观,确实好看!虽然不带电辅热,但是最大制热能力仅为3700w,制冷能力也偏弱。不少买了的只好自己安慰自己“制冷制热柔和,拒绝暴利出风”
这个是同价位的某国产空调,最大制热能力为5900w,是上面的日系品牌的约1.5倍,制热范围内的数值是不包含电辅热功率的。
所以你能说这个机器带电辅热是垃圾么?制热效果还不如上面的不带电辅热的产品么?
空调在温度较低,室外环境湿润的情况下,会结霜,结霜会影响换热效果,此时空调就会停止制热,把四通阀切换回制冷,室内外风扇停止工作,搬运室内的温度到室外化霜。整个过程大约需要十多分钟。在化霜时候室内温度会降低,有明显冷感。传统的空调一般都是定时化霜,无论有没有霜都是到时间就化,室外温度越低化霜越频繁,甚至我还遇到过半小时一化霜,化一次十分钟的尴尬情况。
除霜预热,延长化霜时间。在开始化霜前,提高压缩机转速,使室温升高,然后在进行化霜,化霜时室温不会低于设定温度太多,保证了舒适,同时增加系统的可靠性和压缩机控制能力,比如三菱电机的zhj12va,在化霜时压缩机也可以在一分钟之内达到最大转速,让化霜变得非常迅速。化霜结束后也不需要等待压力平衡,四通阀可以直接切换回制热,即使在室外-25度的情况,化霜不会超过5分钟。
三菱电机化霜线秒就化完,然后立刻切换四通阀改回制热,这么巨大的压力差变化室内还是有非常大的噪音,当然也是很自信敢这么干,视频实际不是冬天拍摄的,是摘掉风扇模拟的,因为我在黑龙江室外温度很低的时候,并不会结霜,因为空气中水分太少了,少到凝结一点霜就会被吹走。
戳链接看视频听室内噪音,这个视频是室外-17度12月份拍摄的,化霜过程老刺激了。
蓄热除霜,利用压缩机工作时产生的热能,进行蓄热,在化霜时使用蓄热融化结霜,同时配有加热器,蓄热不足时加热器进行辅助,使用这种方法温度波动会更低,也可以理解成以往的分流除霜高级版。这种是更为厉害的技术,在除霜的时候也不会停止制热。
特别说明一下,这不属于电辅热,这是用于除霜时候使用的场景,并不会直接加热空气,而且压缩机热量够的情况下,不会加热。
ve是日本进口,但是非常多咱们中国的部件,压缩机保温棉也比较薄,比较亮眼的是三排热交换器。两叶风扇,但实测这个风量还是小于三叶。
为了实现蓄热化霜,增加了非常多的管路,和冷媒流向切换阀,走向还是比较复杂的。
化霜后会流出大量水,请注意这些化霜水的处理,同时如果使用外机排水接头,有可能导致冻结问题发生,如果在冬季需要长时间使用空调制热,室外又较湿润,尽可能选购外机带有防冻结加热器的机型。
蓝心提示:如果空调出现了制冷剂泄露,导致系统压力偏低,蒸发温度随之下降,也会加快结霜,如果发现结霜非常迅速且厚,就需要怀疑是否有漏点。
如果安装时抽真空不彻底,或者“充氟”过多。系统压力偏高,也会导致蒸发温度提高,制热效果下降,无法从室外蒸发吸收足够的热量进行搬运。
当然安装时没有正确抽真空,系统内空气占据了换热器面积,影响换热效果的同时,还会影响压缩效率。
某些打着爱辟谣的旗号造谣说【混入空气可以轻松分离】到目前为止也没见到是怎么个分离方法,如果真的有,也不会出现各个品牌都要严格抽真空,一但没有严格抽真空,都是采取放空冷媒,或者更换外机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