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闷热的夏日,空调无疑是我们的清凉守护者。但当面对 5 匹空调这样的 “大家伙” 时,很多人都会对它的功率一头雾水。别担心,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好好讲讲 5 匹空调功率的那些事儿,让你轻松搞懂其中的奥秘,还会分享不少实用技巧哦。
提到空调的 “匹数”,不少人会想当然地认为它就是功率的直接体现,其实这可是个不小的误区。就好比我们说一个人 “有本事”,这个 “本事” 可能指他的学习能力强,也可能指他的动手能力棒,空调的 “匹” 也是如此,有着多重含义。
在过去,1 匹空调确实和功率有着直接的关联,1 匹大约等于 735 瓦,这是从蒸汽机时代沿用下来的 “马力” 单位。但随着空调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的 “匹数” 更多时候代表的是空调的制冷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制冷量。打个比方,这就像买水果,以前可能按 “个” 来买,现在则更看重 “重量”,这样才能更精准地知道自己到底买了多少。
记得去年,我邻居在选购 5 匹空调时就犯了难,两款空调,一款标注着 “制冷量 12000W”,另一款写着 “输入功率 3800W”,他不知道哪款更好。其实很简单:制冷量反映的是空调能 “带走” 多少热量,而输入功率则是空调工作时消耗的电量。这就像两个人做同样的工作,一个人消耗的能量少,另一个人消耗的能量多,显然消耗少的那个人效率更高。
制冷量是衡量空调 “降温本事” 的关键指标,对于大空间来说,选对制冷量至关重要!1 匹空调的制冷量大概在 2200-2600W 之间,行业里通常简化为 2324W 来计算,那么 5 匹空调的制冷量就是 5 个 2324W,差不多是 11620W。不过在实际购买时,你会发现不同品牌的 5 匹空调,制冷量会在 11000-13000W 之间波动,这就像同样是大码的衣服,有的会宽松一些,有的会紧凑一些,虽然差异不算大,但还是要根据空间大小来选择。
我自己总结了一个简单的换算方法:100W 制冷量大约可以覆盖 0.5-0.8 平方米的空间(层高在 3 米以内)。按照这个标准,11000W 的 5 匹空调能够应对 55-88 平米的空间,13000W 的则能覆盖 65-104 平米。我表哥开的小超市,面积大概 80 平米,他选了 12000W 的 5 匹空调,夏天就算超市里的冰柜散出不少热量,也能保持凉爽。
不过这里有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空间里有大面积的窗户、存在西晒情况,或者像厨房、健身房这类容易产生大量热量的地方,在计算所需制冷量时,要在结果上再增加 20%。我家楼下的健身房,面积 70 平米左右,却安装了 13000W 的 5 匹空调,就是因为健身房里人多,而且器材运行时会散发出很多热量。所以大家千万别为了省钱选制冷量小的,不然空调会一直满负荷运转,既耗电又容易损坏。
了解完制冷量,再来看看大家最关心的输入功率,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月的电费。1 匹空调传统的输入功率是 735W,5 匹的线W,但如今由于能效等级的不同,输入功率的差异可就大了。一级能效的 5 匹空调,输入功率可能低至 3000W,而三级能效的则可能高达 4500W,这就像两辆车,虽然都能到达目的地,但耗油量却相差甚远。
教大家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每小时耗电量(度)= 输入功率(千瓦)× 使用时长(小时)× 开机率。比如一台 3000W 的一级能效 5 匹空调,也就是 3 千瓦,夏天白天开 6 个小时,开机率大约在 70%(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空调会自动停机),那么一天的耗电量就是 3×6×0.7=12.6 度电,按照每度电 0.6 元来算,一天的电费也就 7 块多。但如果是 4500W 的三级能效 5 匹空调,在同样的条件下,耗电量就是 4.5×6×0.7=18.9 度,电费要 11 块多,一个夏天下来,两者的电费差距可能就有几百块。
还有一个很多人不知道的小知识:空调的输入功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当室外温度特别高(比如超过 35℃),或者设定的温度和室外温差过大(比如室外 38℃,你却把空调开到 20℃),输入功率就会悄悄上升,甚至可能超过铭牌上标注的数值。我去年在工地宿舍就见过这样的情况,有人把 5 匹空调开到 16℃,结果电表转得飞快,后来把温度调回 26℃,电费一下子就降了三分之一。
很多人在买空调时,只看重价格,却忽略了能效等级,这其实是非常不划算的。能效等级是通过 “制冷量 ÷ 输入功率” 计算出来的比值,这个比值越高,说明空调越省电。一级能效的 5 匹空调,这个比值能达到 3.6 以上,而三级能效的可能只有 3.0。简单来说,同样产生 12000W 的冷量,一级能效的空调用 3333W 电就够了,三级能效的则需要 4000W 电,两者的差距一眼就能看出来。
我来给大家算一笔账:一级能效的 5 匹空调可能比三级能效的贵 1000-1500 块,但按照每年夏天使用 100 天,每天使用 8 小时来算,一级能效的空调每天能省 5 度电(根据前面的例子),100 天就能省 500 度电,按照每度电 0.6 元计算,能省 300 块,三四年的时间就能把多花的钱省回来,之后每年都能省下一笔电费。而且一级能效的空调,通常压缩机、电机等部件的质量更好,噪音也更小。我朋友开的茶馆,就选了一级能效的 5 匹空调,客人们都说比旁边用三级能效空调的茶馆安静多了。
选对了合适的 5 匹空调,要是安装和使用不当,也会影响它的效果和使用寿命。我见过有人买了很好的空调,却把它装在阳光直射的地方,或者半年都不清洗滤网,结果制冷效果差还特别费电,实在是太可惜了。
安装位置要选好:室外机一定要放在通风良好、避开西晒的地方,室内机则尽量安装在空间的中央位置,不要对着床或者沙发直吹(这样容易让人得空调病)。我曾经帮同事安装空调时,把室内机往旁边挪了半米,避开了直吹收银台的位置,店员们都说舒服多了。
滤网要经常清洗:最好每两周清洗一次滤网,如果是灰尘比较多的地方,一周就要清洗一次。我以前就比较懒,半年都没清洗过滤网,后来拆开一看,滤网堵得像块毛毡,清洗之后,空调的制冷效果明显变好了,电费也降了一些。
温度设置要合理:夏天把温度设定在 26-28℃,冬天制热时设定在 18-22℃,这样最节能。其实人体对温度变化的敏感度并没有那么高,26℃和 24℃的体感差别不大,但空调的开机率却能降低不少。我家超市夏天一直把空调温度设定在 27℃,客人们不觉得热,电费还省了将近四分之一。
制冷量:在 11000-13000W 之间,它决定了空调能够覆盖多大的空间,选择时宁愿选大一点的(特别是在产热多的环境中)。
输入功率:在 3000-4500W 之间,和能效等级密切相关,一级能效的最省电,长期使用的话,选一级能效更划算。
关键技巧:根据空间大小计算所需的制冷量,选对能效等级,注意空调的安装位置和日常清洗,这些都比纠结参数表更有用。
其实不管是 5 匹空调还是小匹数的空调,核心都是 “按需选择、科学使用”。就像我们穿衣吃饭一样,合身、舒服才是最重要的,盲目追求大或者小都不实用。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到大家,让大家都能选对空调,度过一个清爽又省钱的夏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男篮欧锦赛战报:塞尔维亚男篮80-69葡萄牙男篮,约基奇23+10+3
苹果官宣9月10日举办秋季发布会:iPhone 17 Air等新品将亮相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与E5 Sportback登陆成都车展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