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送去的,是路和桥、水和电,是机场和港口、学校和医院;共建国家民众得到的,是改善的生活,增加的收入,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更值得期待的明天。
民心相通是最深入、最长久、最基础的互联互通。“一带一路”上的“湖北地标”,已经或正在成为连结各国民众的心灵纽带。
8月底,中马友谊大桥通车五周年之际,中交二航局、原中马友谊大桥项目党支部书记王超再次回到马尔代夫。站在大桥上眺望,周边的变化让他比见证通车时还要振奋。
此前,马尔代夫马累岛、机场岛和胡鲁马累岛三个主要居住岛之间没有一座跨海大桥,当地人只能靠摆渡船或坐飞机,交通不便、发展受限。
如今,桥面上,车辆川流不息。胡鲁马累岛掀起规模庞大的基建热潮,安置房、新商店、工厂等纷纷建设,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座飞越的大桥,扩大了当地人的生活空间,让岛屿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玛莎居住在胡鲁马累岛,工作在马累岛。“再也不用坐吵闹的摆渡船,全程只需要10分钟。马累岛上的披萨店还开通了跨岛外卖服务。”玛莎说,大桥让她的生活更加美好。
“对于年轻人来说,更是连接了他们的今天和明天、现在和未来。”中马贸易和文化协会副会长宋度感叹,这座桥让马尔代夫日新月异。
此刻,基建工程不再是冰冷的建筑,而是释放民生温度、传递生活希望的载体。一个个“湖北建造”的地标,变成了“一带一路”上人们友谊的纽带。
货币,是一个国家的名片。近年来,多个在鄂建筑企业参建或承建的工程被选作当地国家纸币的图案,帕德玛大桥、泰国拉玛八世大桥、阿尔及利亚大清真寺、科威特中央银行新总部大楼等标志性建筑工程频频亮相。
“一带一路”合作伙伴众多,和中国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充分尊重当地的老百姓、政府,充分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是湖北建设者“出海”的第一准则。
巴基斯坦旁遮普省3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工业园区,荒漠人稀,原有的一座清真寺被飞鸟“占领”。中国一冶项目部专门将废弃的清真寺修缮一新,让数千当地员工有了祈祷圣地。
在肯尼亚蒂马乌镇,当地由于水质差且居民取水方式粗放,霍乱和疟疾频发。葛洲坝集团肯尼亚RW598道路项目部综合分析区域地质情况,为当地打造了一口水量充沛、水质良好的新水井。
不少项目部都会建立一支志愿者队伍,慰问偏远乡村困难孤寡老人、关心残障人士、组织自闭症儿童过“六一”、给贫困学校送去学习用品和体育用品……在异国他乡传递爱心,传递温暖。
中马友谊大桥项目“国际友谊日”上,志愿者们带领当地民众学写中国汉字、学用中国筷子,领略中国文化魅力。每到春节,一些项目都会组织游园互动、“千人坝坝宴”、发红包等活动,邀请外籍员工和当地民众参与,感受中国节日的独特魅力。
巴基斯坦PKM项目建设过程中,优先雇佣当地员工,在建设高峰期雇佣了3万多名当地员工,占员工总数的97%,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帮助当地解决就业问题。
肯尼亚斯瓦克项目开工以来,总计为当地提供了约2000个就业岗位,员工属地化率达90%以上。维多利亚是为数不多的女挖掘机操作手,她在这里不仅学会了挖掘机操作技术,收入也比当地普遍月收入高出了5倍。
跟着一个个项目,“工匠精神”也走出国门、漂洋过海,为当地更多青年开启人生新篇章,打开新的机遇之窗。
“我想学建桥。”7年前,19岁的孟加拉国青年亚新刚来马尔代夫不久,站在中交二航局中马友谊大桥项目部门口,凭着一句拗口的中文留在了项目部。
在中马友谊大桥项目,有来自马尔代夫、孟加拉国、印度、斯里兰卡等多国的员工,外籍员工占比近40%。项目党支部发起“中国师傅带外国徒弟”行动,专门安排1名中国青年技术骨干或工人带领2到3名外籍员工,中外员工交叉作业,共同提升双方管理技能、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
来自中国的电工班班长毛兴奎成了亚新的师傅。几乎每个工作日,毛兴奎都带着他学电路板构成,拆解需要维修的大小电器,学着用笔绘制电路图,顶着烈日在桥上检查电路。
两年过去,亚新从一个普通工人成长为一名施工班组长,并被评为“优秀外籍员工”,到中国领奖。
“希望能一直跟着中国师傅继续建大桥。”亚新说,希望他的弟弟也能好好学中文,毕业后也到中国工程项目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