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清官难断家务事”。无论一个家庭幸福和睦与否,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家庭矛盾。
因为两代人之间成长环境截然不同,所形成的代沟难以逾越。与此同时,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身的想法,出现思想上的摩擦再正常不过。
69岁的罗师傅家便正经历着这样的家庭矛盾,问题甚至严重到让罗师傅不辞辛苦找上记者主持公道。原来是因为自己相守28年的老伴无故被继子接走。而当他找上门,继子却不肯放人,淡定地说:“你也来这儿住”。
罗师傅对记者控诉史家对老伴的恶行:“他们不让我老伴回家。我在前几天已经收到过两通我老伴的电话,她说要回家,但是却遭到了儿子的拒绝。而且老伴还在那边遭到了儿子的毒打。”
罗师傅愤怒又焦急地向记者说着实情,边说边让记者和他一同前往小史家讨公道。记者心中充满问号,但是罗师傅却一直自顾自地说着,不顾他的提问和疑惑。
于是他打算去到小史家一探究竟,去看看罗师傅口中无恶不作、残忍冷漠的小史究竟是不是真的如此。
很快一行人便到了小史家,开门的是一个面带笑容神色柔和的中年女性,她一眼便看到了罗师傅还有摄像师,可是却没有一丝不安,她平静地询问记者:“你们是电视台的吗?来我们家有什么事吗?”
记者如实回答了女人的问题后,便踏进了小史的家门。他环顾四周,发现这个家虽然不大,家具和物品都摆放得十分整齐,电视、空调等这些电器也十分齐全,柜子上还有一张全家福,显得十分温馨。
眼前的场景让记者更加疑惑,不相信如此温馨的家中,会出现像小史那样动手打母亲的人。于是,他便找到小史的妻子想对情况做进一步深入的了解。
记者问,为什么会拆散罗师傅和老伴?小史的妻子解释道:“因为母亲刚做完膀胱癌的手术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小史为了让母亲得到更好的照料,才把她接回了自己家。”
“那他想要好好照顾母亲,为什么又会做出出格的举动,动手打妈妈呢?”妻子眉头先是一皱,而后很快又豁然开朗,她回答说:“母亲其实患有间歇性精神障碍,所以有时候会胡乱地说话。其实丈夫对母亲非常好,每天都亲自为她擦拭身体,喂食食物,很有耐心。”
一方说老伴遭到了家庭暴力,一方说自己耐心呵护,从没动手打过母亲。在双方各执一词的情况下,究竟谁说的才是真的?
后来记者去到了小史母亲的床前,亲自询问她。老太太当时神志似乎十分清醒,对于记者的提问都一一做了回答,她说:“儿子没有虐待自己,反而对自己很好,主要是他照顾自己。”
不仅如此,邻居的话也坐实了老人的自白。邻居表示,小史从小便和母亲相依为命,所以和妈妈很亲,而他的妈妈对他也很尽心尽力,所以母子俩感情一直都很好,不可能会出现小史动手打人的情况。
至此,真相终于水落石出,罗师傅的老伴自始至终都被儿子照顾得很好,而罗师傅因为思妻心切,想把妻子接回家。
但是小史却不放心,因为他觉得罗师傅连饭都不会做,而且身体也一般,得过脑梗塞,所以这才把母亲接回了自己家。
心地善良的小史在看到继父上门之后,还好心地说:“要不你也来和我们一起住?这样彼此都有个照应。”
罗师傅却面露难色,按理说这是这件事最完美的解决办法,一来能让罗师傅和老伴待在一起,一来他和老伴都能得到更好的照顾,为何他不太情愿呢?
事情还要从罗师傅刚结婚的那年说起。他是家中最大的儿子,下面有七个弟弟妹妹,而他的父母又去世得早,因此罗师傅很小便承担起了养家的重任。或许正因如此,他迟迟未婚,直到四十一岁那年经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老伴。
一来二去,两人便走到了一起,并且婚后育有一子。但是很不幸,这个孩子三岁的时候因为意外夭折了。而当时只有小史在家,所以罗师傅把孩子的死因归到了小史头上。
他认为小史当时只顾着打游戏,完全没有注意到弟弟,最终酿出了这出悲剧。从那以后他和小史的关系便降到了冰点。
而实际上经医生诊断,由于孩子发病太急太快,即使第一时间送到医院也于事无补。但是罗师傅还是难以接受儿子去世的事实,他整日以泪洗面,无心工作。
因此现在自己的妻子生病了,他也不希望小史照料,更别提住在他家。他甚至不想看到小史那张脸,因为一看到便会想起那个小生命。
无论邻居和记者怎么劝说罗师傅向前看,安心住在小史家,和他冰释前嫌,罗师傅都不为所动。
最后小史拗不过罗师傅,退了一步,答应罗师傅把妈妈带回家住一年,但是条件是自己能随时随地去探望,并且要操办母亲的身后事。一场闹剧,终于以双方互相妥协画上了句号。
罗师傅的老伴是不幸的又是幸福的,因为她虽然生病了,但是有一个爱她的老伴和孝顺的儿子。每个人都需要爱与被爱,但是千万不要用爱去绑架他人。
就像故事中的小史,他想要让母亲被照顾得更周到的心情可以理解。与此同时,他也应该尊重母亲自己的选择。学会放手的爱才是成熟的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