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中有很多知名的企业家,现在大家能够叫得上名字的恐怕马云、王健林、董明珠都在其中
马云创造了互联网购物,而王健林更是缔造了自己的商业帝国,董明珠也是女中豪杰,格力品牌至今都占据了中国的大部分空调市场。想当年格力、美的、奥克斯、志高空调被称为中国的四大空调品牌之一。
可是现在很多人再来看看空调的市场,格力、美的、奥克斯还在群雄逐鹿。而志高空调却似乎在空调市场消失了?它究竟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会在空调市场消失呢?这一系列的问题围绕在人们的脑海。想要揭开这些谜题,就要从他的创始人说起。
“我要造出世界上最好的空调”,当年这句豪言壮语就是志高空调创始人李兴浩提出的。他出生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丰岗村,家境不是很好。为了摆脱贫穷,从小的时候李兴浩就很懂得辛苦付出,也并没有向贫穷低头。
高中毕业后他就开启了自己的打工之路,从家里务农了几年,便学着别人的样子开始尝试创业。卖过冰棍儿,走过大街小巷进行吆喝叫卖。还卖过碎布,修过空调、开过酒楼……他在自己的创业之路上积攒了很多经验和不少的资本,同时也造就了他敏锐的商业嗅觉。
比如他在卖冰棍儿的时候发现很多工厂都需要碎布擦机器,于是就索性干起了碎布的生意。以75元的价格进行售卖,从中就赚取了20多元的利润。他的创业之路就宛如滚雪球,在不断的改变中越滚越大,也帮助他实现了人生的巅峰。
他和空调的故事也可谓是一路艰辛,之所以做空调的生意,还要从他开酒楼说起。当时的李兴浩用自己积攒的一些钱开了一家酒楼,生意也还算可以,本以为会开酒楼一辈子的李兴浩,无形中却又一次的发现了商机。
原来酒楼的空调总是三天两头的坏,每次维修费就需要花费好几千块钱。这让李兴浩很是头疼,为此他就特意雇佣了一个修空调的师傅常在店里服务。精明的李兴浩在雇佣了修空调的师傅之后发现,雇佣空调师傅的钱远大于他工作的时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也大刀阔斧的注册了一家制冷设备的维修中心,这样一来不光可以为自己创造效益,也算是自己事业另一方面的投石问路。
通过李兴浩的悉心经营,在三年后,李兴浩的这个维修中心规模已经很大了。光是维修师傅就多达280个,在当地也成为了最大的维修中心。
维修中心的成立成为了李兴浩做空调生意的踏板,在开设维修中心的那些年,李兴浩明白了空调工作的一些原理。了解了空调的一些重要生产技术,这也成了李兴浩开始售卖空调的开始。
此时他明白想要让自己的事业更成功,可以尝试一下买空调的这件事。毕竟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好了,空调的生意也会相对好做的一些,利润也远远大于修空调的这个项目。再加上当时的空调市场可谓是前景一片大好,空调企业不是很多,特别是珠三角地带。
李兴浩与台商合作两个人各出600万,在老家丰岗村投资建设了20多个空调配套工厂。据说当时在老家李兴浩的这个行为也解决了很多村民的就业问题,村里人无人不羡慕。
1994年,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李兴浩也正式的开启了自己的空调事业,也迈出了自己成功的第一步。
进入到空调事业的李兴浩,心怀雄心大志,想要在空调市场做出一番事业。可是他忘了中国有句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创立初期的路,空调销量一直都很低。
李兴浩也意识到了空调事业,跟自己以往经历的事业是大不同的。可正当他还在思考如何将自己的空调事业做得最好的时候,台商就已经耐不住了性子,成本价很高,可是售卖的价钱却很低,根本看不到利润。
在这样的低价打压下,台湾人终于忍受不了直接选择了撤资。这对于李兴浩来说,无疑就等于雪上加霜。可恶的台商这还不算完,竟然直接单方面宣称志高空调已经破产,公司也被查封了。
这一消息一经爆出,再加上之前的撤资,无疑将李兴浩逼上了绝路,员工的工资发不出来,厂子又面临随时倒闭的风险。这时候的李兴浩可谓是举步维艰,也迎来了人生的地第一次真正的考验,关乎着未来,也关乎着成败。
创业初期就遭遇这场灾难,因为当时的整个空调市场已经从暴力时代进入到了微利时代,才会造成的这样的局面。品牌的竞争打压,价格战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无奈。
李兴浩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他深深地明白不能坐以待毙,更不能轻易认输,一定要找到一个稳妥的方法才能解决目前的困境。最后他决定破釜沉舟,决定奋力一搏。
在1996年的时候召开了供应商大会,在大会中他坦承的说道:“我今天在这里召开大会,可能连开会的钱都没有,但是我就是要造出世界上最好的空调”。
就是李兴浩这次激情真诚的表达,一个发誓要造出世界上最好空调的豪言壮语,用他自己的人格魅力靠集资凑够了800万。一张张白条,供应商拿在手里也默契的和李兴浩达成了协议。
有了这些供应商的信任,有了这800万的资金,李兴浩力挽狂澜渡过了自己事业的第一个危机。接下来要如何扭转志高空调的所处的危机呢?从注重产品的研发和实用性入手,在他的大力主张不断的努力下,志高空调终于走上了正轨。
这其中功不可没的要数当时空调技术最牛的科龙集团,技术老大郑祖义。李兴浩把他挖过来之后,更是让他的企业如虎添翼。带来了志高空调技术上的一个新的飞跃,将志高空调完全打造成了空调行业的“新生力量”。
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惠民等多项政策相继出台,也促进了李兴浩企业的发展。有了国家良好的政策的加持,空调变得很普及,以主打“性价比”为突破口,志高空调一路乘胜追击,销售业绩也是一路增长。
那个时候的志高空调也迎来了最巅峰的时期,甚至在全国世界各地都有销售。据数据统计在2004年的时候,志高空调的销售量高达280万台。甚至还实现了去国外办厂,而志高空调也终于成功地登上了空调业的巨头行列,与美的、海尔、格力等齐名。
从销售额来说,志高空调最鼎盛时期的销售额也高达92.77亿,其中光是盈利就有4.55亿。最让李兴浩感到自豪的是,自己虽然是个新兴企业,在李兴浩的带领下,当时的销售额上打败了一直销售业绩很好的海尔。
这个时候的李兴浩,可谓是信心满满,他甚至还嘲笑起了格力,直言道“格力想当初比志高大了不止10倍,如今的格力哪有我的10倍大。”此时李兴浩的心中,也开始对自己的未来做着更好的规划。
中国有句话说的好:“爬的越高就有可能跌的越惨,高出不胜寒”,这对于志高空调来说就是最好的写照。当志高空调在突飞猛进发展的同时,它的危机也开始出现了。
李兴浩对自己的企业可谓是信心满满,无限憧憬,可是正当他定下雄心壮志的时候,志高空调也出现了问题。靠低价、吃补贴并不会走得很长久。随着国家家电下乡,补贴政策的减少和结束,再加上这个时候的李兴浩已经退居二线,志高空调已经开始走下坡路。
这个时候的空调市场开始拼技术、拼服务、拼品牌、拼创新的时代。虽然志高空调有自己的技术,但是作为同品牌的一些产品来说,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也成了志高空调的短板。空调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志高空调的脚步总是跟不上节奏。
研发投资很大,可是在销售上却不见起色。再加上少了国家的补助,没有了家电下乡的惠民政策,志高空调的销售额变得更差。当时销售额不到1%。这个时候的志高空调也终于认识到了,自己与格力、海尔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
志高空调虽然也在搞研发,但是紧靠郑祖义一个人那是远远不够的。毕竟此时的空调技术已经今非昔比了,而李兴浩却还是一味的靠着以往的经营模式去经营,企业战略不清晰,也么有针对性。最后只能让自己的企业陷入深深的泥潭,不断地重复着恶性循环。
对于这种恶性循环,李兴浩也是很着急,为了避免这种恶性循环,开始注重营销。甚至不惜花费血本请了功夫巨星成龙来扩大自己的声望。现在或许还能有人能够想起成龙说的那句话“掌握核心科技,就在志高空调”。
本以为有了成龙大哥的加入,可以很好地提升产品销量。谁曾想对志高空调来说却仅仅是杯水车薪,没有什么作用。最后志高空调的销售额与日俱下,当其他品牌都迎来“第二春”的时候,志高空调却已经开始徘徊在破产的边缘了。
这个时候的李兴浩不再是信心满满的企业老总,而是一个不得不变卖自己各种家产为自己的“续命”的可怜的企业家。变卖了自己的股权、产业,也仅仅换来了17亿元的救命钱。
本以为可以实现逆风翻盘,可是谁曾想一切都是妄想。受大环境的影响,空调竞争日益激烈,让这个昔日空调界有着雄心壮志的董事长却沦落成了一个老赖。
志高空调的落败,让很多人不免有些唏嘘。不过之所以会走到今天的地步,跟李兴浩经营管理和战略策划有关系,跟这个企业不能与时俱进也有关系。
一个企业的发展,可以多元化,路子才会更广。可是作为志高空调来说步子迈的太大,使自己的产品战略思路不清晰,一味地只知道追求营销,却不去重视技术开发。后期的产品口碑下滑、品控不严格都是造成志高空调陨落的原因之一。
任何一个行业的竞争都是激烈的,对于一些硬件的企业来说,产品的战略思路是方向,产品的研发是核心,产品的质量和口碑是保障。只有充分重视这几点,才能让自己的企业在众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发展的也会越来越壮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