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工艺过程自动化控制,必须有效整合物联网、大数据、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技术,才能真正做到智能化控制,张丰就是这样一位先行先试者,凭借丰富的过程自动化控制应用经验,通过不断融合新技术,实现了自动化到智能化的飞跃,成为环境智能化控领域的领跑者。
得益于90年代初参加工作时就进入中国水利水电十六工程局的机电部门,参与了大型水力发电厂、大型自来水厂的电气自动化建设。当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自控设备,几乎清一色由霍尼韦尔、江森自控、西门子、罗克韦尔等公司提供,一参加工作就与全球一线自控领域的顶尖公司配合,是他学习并了解先进技术和理念好机会。这对于后期有效整合各子系统,实现目标功能非常重要,经过几年的实践和学习,就在实施能力和认识上达到行业领先的水平。
随着工业和民用自动化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大和成本的持续降低。他在担任厦门立思科技股份总经理,兼任技术总监期间,发现大型水冷中央空调系统,是由冷却水、冷冻水、主机、管路等多个子系统组成,这些不同厂家的产品组合在一起的系统,只能实现基本功能,缺乏强有力的系统大脑控制,且这类企业空调系统的能耗高,能占到总电量的50~60%,存在很大的优化空间。通过把新技术与过程自动化控制融合,使系统能根据环境及负荷的变化,做到按需供给冷量,实现智能化控制。这项应用,他拥有3个发明专利。该智能化系统能大幅提高设备安全性和稳定性,降低能耗、降低劳动投入和劳动强度。平均降低系统20%左右的能耗。在2013年,他带领立思科技股份成为北交所在该细分领域里第一家公众公司。已然成为这一领域的翘楚,成为智能化控制系统应用于水冷大型中央空调领域的领军人物。
本产品和系统服务的企业有:P&G、ABB、LG、海力士、TPK、东风本田、电信陕西数据中心等企业。
为提高舒适性,汽车生产企业使用更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尤其是非金属材料和黏合剂的大量应用,导致车内污染物积聚。危害人体健康。美国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把室内和车内污染作为人类健康的五大危害之一。
为了保护乘用车成员的身体健康,(原)国家环境保护部于2012年发布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该指南中制定了五苯三醛的限值,有些挥发物的浓度非常低,但是对人的伤害却非常大。为测量挥发物质,必须提供恒温、恒湿、洁净、换气次数、风速低于0.3米每秒、以及模拟阳光照射等等功能的检测舱,实验过程产生的数据存储、分析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整个实验过程必须精准控制,还必须满足高度可重复性可对比的要求。
作为环境智能化控制系统专家的张丰,带领的团队和国家标准GB/T-27630-2011的主要制定人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教授葛蕴珊及其技术团队的合作,在厦门(国家)机动车污染控制中心总工程师苏盛等专家的支持下,生产制造出了乘用车车内VOC污染环境检测舱和数据分析系统,各项性能指标都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的要求,技术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不是强制性标准,国内各汽车生产厂家目前都还是按照自己的质量标准生产汽车。现阶段生态环境部牵头制定车内污染物排放国家标准,要严于评价指南的要求。为早日推出国家标准,相关部门正在积极推进中,明鼎环境去年为生态环境部环境科学研究院机动车污染监控中心提供的环境舱产品和数据分析系统,现正进行大量的实验,收集的数据为国家标准的尽快推出,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美国EPA没有相关的国家标准,欧洲大众、奔驰、宝马等几大汽车厂家,为了满足中国的市场销售要求,按照中国的标准在国内建设了少量的实验室,未来欧美国家会逐步跟着中国学习在这方面的经验,国家生态环境部相关部门及专家有着很强的责任感、使命感,在这方面走在欧美汽车生产发达国家的前面。也为我们的产品在未来机会成熟时进入欧美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新车使用,他建议乘客在进入车内前,最后先降下车窗,开启车内空调,让车辆跑一两分钟后再把车窗关上。监测的数据表明,车内空调系统循环以后,能大大降低车内的污染物浓度。个别低质量的汽车,能长期保持较高的有害污染污染物浓度,良好的用车习惯,能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把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化技术根据不同场景融合进传统的过程自动化控制中,是行业发展的趋势。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张丰也在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在2020年阿里CIO学院西溪年会上,与众多业内大咖坐而论道,共议行业发展未来,成为业界的榜样。他是智能化控制领域多技术融合的探路先锋,一直在环境智能化控制领域引领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
无论何时,生活环境的安全都是第一位的。以细节保安全,用科技守健康,环境检测舱技术的精益求精更体现出自古以来的“匠人精神”。人们的健康与安全也将被有力支撑。(叶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