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发动机,会担心拆解过程中发动机受损。而免拆清洗,又会怀疑清洗不干净或因清洗剂(液)遗留而腐蚀、损伤发动机。
今年2月1日,“车用免拆清洗化学品”系列质量标准正式发布,为汽修专业人员及车主解决了后顾之忧。2月26日,由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汽车专家委员会主办,中国汽车后市场联合会协办的“车用免拆清洗化学品”质量标准发布说明会在北京举行。
很多年前,清洗发动机都要拆解后再清洗,这样的程序经常会在拆解和清洗后再安装的过程中,损伤发动机。几年前,免拆清洗发动机技术由国外引进。随着该技术的业内普及,车用免拆清洗剂(液)的种类更是琳琅满目。据业内资深人士估算,车用免拆清洗化学品全国市场总规模达150~250亿元,年增长率为10%以上。
尽管市场规模庞大且前景广阔,但行业的发展预期却令人担忧。由于种类繁杂的车用免拆清洗化学品缺乏国家或行业的产品质量标准,从而导致检验机构无法进行产品质量检验。另外,汽车维修行业技术人员多为机械、电子类专业背景,对化学品了解不足,没有判断产品质量的能力。因此,造成了劣质车用免拆清洗化学品在市场上大量流通。
近日,记者在北京某汽配城看到,仅空调清洗剂就有十几种,各个都是号称“环保”、“清洗彻底”,但是在产品说明上几乎看不到产品采用的标准号。
记者了解到,虽然发动机、空调各种车用设备清洗剂(液)种类很多、很普及,但是这些化学清洁剂(液)至今都没有一个国家或行业的标准化规范。很多维修人员或消费者购买时,完全凭借着产品广告说明,或口碑相传判断优劣。
中国质检协会汽车专业委员会标准化部负责人、车用免拆清洗化学品标准起草负责人张伟告诉记者,由于没有标准,造成产品的技术指标和检验方法缺失,检验机构无法对产品质量进行有效评定。用户企业在采购招标中也因缺乏质量判别依据,难以提出实质性技术要求,使得质量控制出现漏洞,导致用户权益受损。
张伟表示:“如不尽快出台相关产品质量标准,将对汽车维修业及车用免拆清洗化学品行业造成无法挽回的恶劣影响。”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于2015年启动了“车用免拆清洗化学品”标准制定计划。按照标准制修订程序与管理规定,标准制定经历了标准预研、立项、起草、征求意见、评审和批准等相关程序。组织了17家单位参与标准起草工作,他们有北京汽车、广汽本田、长城汽车、长安汽车等国内主流科研机构、汽车制造厂、汽车经销商集团和生产厂家。同时,还组织21家业内知名企业对标准进行联合审查。通过一年多的努力,经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批准,目前系列标准已于2016年2月1日正式发布,并于3月1日起正式实施。
“车用免拆清洗化学品”系列质量标准包括《汽油发动机进气系统免拆清洗液》、《汽油发动机燃油系统免拆清洗液》、《发动机润滑系统免拆清洗剂》、《汽车空调杀菌清洗液》等4项标准。标准让常见免拆清洗剂(液)有了统一的监测规范。它不仅包含剂(液)的检验标准,还对清洁效果,对发动机影响、腐蚀性、环保性等多方面进行了规范,而这些标准的制定,将直接影响到未来汽车后市场这类产品的规范化进程。依据该标准,消费者可以买到更加靠谱的产品。
在会上,中国质检协会汽车专家委副主任庄宸介绍了标准制定的背景、过程及成果。标准起草组负责人张伟对4项标准进行了详细技术解读。
与会业界学者一致认为,该系列标准正式实施后将对行业发展带来深刻变革。首先,标准对行业整体质量水平的正向提振作用,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于用户企业,标准作为其产品招标采购的质量依据,可有效避免质量低劣产品进入而有损商誉。在产品应用出现消费者纠纷时,还可作为厘清责任的质量评定手段。对于产品生产企业,通过学习并使用标准可提高其技术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对于行业发展而言,通过标准普及应用,可肃清行业乱象,促进行业自律健康发展。
参与标准起草的、专注精耕汽车养护市场服务的德国CTP中国区总经理翟鸿江表示,在汽车的养护品行业,“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正在上演。由于市场不够成熟,缺少统一的标准,消费者甚至相当部分的从业者对产品的质量不了解,在选择的时候价格就变成了最重要的依据了。长此以往,市场上质量好的产品必然退出。他指出,车用免拆清洗化学品系列标准的实施,有利于规范车用免拆清洗化学品行业发展。
记者了解到,标准实施一个多月来,目前已有20余家大型集团用户,拟将其列入产品招标采购文件,要求供应商产品必须满足相关技术要求。
据中国质检协会汽车专家委主任张文利介绍,该标准年内将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城市巡回贯标,针对大型用户企业开展公益性标准推广普及工作。同时,积极联络行业社团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持续性组织贯标技术讲座,扩大社会影响。《中国质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