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女士最近觉得爱车抖得厉害,尤其在等红灯时,看着副驾驶座上的安全插扣随着发动机颤抖,“简直跟我小时候坐过的拖拉机有得一拼”。把车开到4S店一查,是积碳太严重了。“4S店的修车师傅说我开车习惯不好,不仅容易积碳,时间长了还会损伤发动机。我吓了一跳,回家上网一查,还真有这么一说。网上预防积碳的方法很多,不知道靠不靠谱?”
记者了解到,陈女士那些“不良开车习惯”有:作为上下班代步工具,长时间在闹市区怠速行驶;半年也未必会上一次高速;最要命的是,周末陈女士送孩子上兴趣班,她自己只好在车上看书玩手机,天太冷或太热时肯定要开空调,一开就是个把小时……
“这位女车主的情况现在挺普遍的,很多私家车一年只开五六千公里。虽然厂家基本要求3个月或5000公里做一次保养,但很少有人注意‘以先到为准’这句说明。长时间不保养,加上平时开车不注意,积碳就难免了。”专家告诉记者,积碳不可能彻底避免,但平时爱护车子、保持良好的开车习惯,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对于陈女士查到的那些方法是不是靠谱,专家一一作了点评。
杭州东风日产元通港昌专营店技术总监马福生告诉记者,积碳主要是汽油中的杂质,以及空气中的灰尘颗粒,在燃烧室沉淀下来形成的。标号高的汽油,相对杂质少一些,有条件的话使用高标号汽油,确实对发动机有好处。
同理,不要经常跑灰尘很大的路,经常清理一下空气格(空气滤清),也能起到减少积碳的作用。每2万公里,最好更换空气格,并清洗喷油嘴、节气门。如果省这点钱,万一因积碳严重发动机需要大修,可就是因小失大了。
不要让车辆长时间处于怠速状态,尤其不要长时间怠速开空调是对的。“水温在85~90℃,发动机会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否则汽油燃烧不充分,积碳就多。从这个道理上说,早上长时间热车,发动机温度上升很慢,也会造成积碳。空调在怠速状态下运行,更会给发动机造成负荷。”不过,马总监也认为不必做得太过分,如果等人只需要几分钟,没必要熄火。因为重新启动的瞬间,不仅油耗高,也会对发动机造成磨损。
跑高速,确实可以利用气流对气道的冲刷,冲掉一部分积碳。所以,如果正好出门有走高速、国道两种选择的话,不妨选择拉一回高速。但是,马总监认为,如果专门为了“冲掉积碳”特意去跑高速,则没这个必要。“既浪费时间,又费油,还要多花高速过路费,效果还不如去4S店做一次保养呢!”
4、 提高换挡的转速,比如原来转速2000rpm时换挡的,改成2500rpm转换,可以预防积碳的生成,还能保护发动机?
马总监表示,低转速换挡,就是常说的“拖挡”,车子容易爆震,汽油燃烧不充分导致积碳。但人为提高换挡转速也没有必要——这样会提高油耗,并且造成离合器磨擦片过早磨损。所以,手动挡的车,1.6~2.0L排量的,2000转左右换挡是比较经济实惠的,没必要提高;而自动挡的车,注意不要猛加油门。
5、 汽车驻车时挂空挡猛加油门,可以跟跑高速一样冲刷积碳吗?
理论上说,怠速猛加油门是会冲掉一些积碳,但这种方法不推荐。首先是浪费汽油,污染环境;其次,空转对发动机不好。尤其是转速达到4000转以上,如果不是跑在路上,没风吹进去对发动机进行降温,会对发动机有所影响。实在想靠空气流动冲掉积碳的,还是去跑高速吧!
6、 听说清除积碳的燃油清洗剂中的化学成分,对橡胶供油管路有一定腐蚀作用,会不会得不偿失?
合格的燃油清洗剂能比汽油更好地清除燃油室、喷油嘴、排气管的积碳。当然,这些化学制剂有一定的腐蚀性,4S店对使用操作都有规定,如果不小心手上滴到是很厉害的。
不过,哪怕是药三分毒,但人生了病还是得吃药。一样的道理,相比之下,需要的时候还是应该使用这些产品。
7、 听说免拆清洗,并不能彻底清除积碳;可拆机清洗,又怕损坏发动机,怎么办?
拆机清洗当然洗得更干净,但有利有弊,发动机打开过以后,难免会有漏气等后遗症。一般情况下,免拆清洗也能洗干净,又节约时间。但是,有些车不小心用了劣质机油,会卡死活塞环;或者加油的时候遇到有些加油站油品不好,会严重堵塞喷油嘴,那就只能拆开洗。
8、燃油清洗剂跟燃油宝有什么区别?加燃油宝能除积碳吗?
燃油清洗剂最主要针对燃油系统积碳,通过设备进行专业清洗。燃油宝则是直接加在油箱里的,能够让汽油燃烧得更充分。有些高档车传感器更精确,对油品要求比较高,如果汽油不达标仪表盘上的排放灯会亮起,加了燃油宝就能预防。但普通家用车没这么高要求,燃油宝又比较贵,车主可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来决定。
积碳还是预防为主:不要用假的劣质的润滑油,到正规修理店做保养。如果用了劣质的机油,短时间内看不出影响,但一两年下来,会导致积碳严重甚至损坏发动机。
严格按说明书要求做保养。比如要求3个月或5000公里保养一次,私家车一年开不到五六千公里,但每隔四五个月也应该保养一下——机油在发动机里,时间长了会氧化变质。不及时更换,后果可能一两次看不出来,但积碳对发动机的影响,是个日积月累慢慢磨损的过程。
另外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也很重要,比如不要猛加油门,不要长时间怠速。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9084810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09421号
法律顾问:上海华夏汇鸿律师事务所 联系人:王娜娜,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孙晓红 万春雷>
|